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是实现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政府“简政放权”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企业的政治战略与投资行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之一。企业的投资行为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监管机制也存在缺陷,因此非效率投资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经济体制下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对企业的投资活动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政府补贴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在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公共财政理论三大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政府补贴、内部控制质量和投资效率三者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阐述引入内部控制质量这一调节变量的合理性,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本文最后引入外部治理因素——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进一步丰富了本文结论。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符合条件的2014-2018年间共8323个有效观测样本,通过对全样本、分样本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性分析后,根据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的研究表明:(1)政府补贴与非效率投资成正相关,即政府补贴加剧了A股上市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对样本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政府补贴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效果具有异质性。(2)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既可以有效缓解A股上市企业的投资不足,也可以抑制其过度投资。(3)内部控制质量在政府补贴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4)高产品市场竞争的企业,政府补贴缓解投资不足的作用更显著;低产品市场竞争的企业,政府补贴反而会加剧其过度投资。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作为外部调节机制,对政府补贴的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监督和治理作用。
本文基于新的视角探讨了政府补贴在企业投资效率、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中的作用效果,分别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补贴分配机制,实现补贴资源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本文从补贴分配机制,内部控制建设和产品市场竞争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供政府部门和企业制定者参考。
本文在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公共财政理论三大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政府补贴、内部控制质量和投资效率三者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阐述引入内部控制质量这一调节变量的合理性,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本文最后引入外部治理因素——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进一步丰富了本文结论。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符合条件的2014-2018年间共8323个有效观测样本,通过对全样本、分样本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性分析后,根据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的研究表明:(1)政府补贴与非效率投资成正相关,即政府补贴加剧了A股上市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对样本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政府补贴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效果具有异质性。(2)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既可以有效缓解A股上市企业的投资不足,也可以抑制其过度投资。(3)内部控制质量在政府补贴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4)高产品市场竞争的企业,政府补贴缓解投资不足的作用更显著;低产品市场竞争的企业,政府补贴反而会加剧其过度投资。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作为外部调节机制,对政府补贴的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监督和治理作用。
本文基于新的视角探讨了政府补贴在企业投资效率、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中的作用效果,分别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补贴分配机制,实现补贴资源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本文从补贴分配机制,内部控制建设和产品市场竞争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供政府部门和企业制定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