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胰岛素抵抗(IR)是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人群也逐年增加,其中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其主要原因。探索合理的饮食结构对预防IR 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而饮食成分又与IR 的发生有重要关系,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不同类型与IR 的关系也不同,高糖和高饱和脂肪酸饮食有确切的致胰岛素抵抗作用,而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能否导致胰岛素抵抗则尚无定论,本研究分别以高糖、高饱和脂肪酸、高不饱和脂肪酸饲料喂养Wistar 雄性大鼠,观察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与高糖、高饱和脂肪酸饮食加以比较,为探寻合理的饮食寻找依据。方法:雄性Wistar 大鼠72 只,5 月龄,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 组)、高糖组(HS 组)、高饱和脂肪酸组(HSF 组)、高不饱和脂肪酸组组(HUF 组)。常规饲料的热卡比例碳水化合物占65.5%,脂肪占10.3%,蛋白质占24.2%;高糖饲料在常规饲料中添加20%蔗糖制成,其热卡比例为碳水化合物占76.5%,脂肪占7%,蛋白质占16.5%;高饱和脂肪酸饲料在常规饲料中添加20%熟牛油制成,其热卡比例碳水化合物占43%,脂肪占41%,蛋白质占16%;高不饱和脂肪酸饲料在常规饲料中添加20%豆油,其热卡比例同添加牛油组。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4%,饱和脂肪酸含量16%;牛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69.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0.9%;蔗糖纯度99%。所用饲料均购于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大鼠适应性喂养2 周后,对照组喂以常规饲料,实验组分别喂以相应特殊饲料,每隔4 周测体重(BW)、血压(SBP)、并经心脏取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第0、12、24 周末,测定游离脂肪酸(FFA)并各组取6 只大鼠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结果:1. 体重的变化自12 周后HUF 组、HSF 组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和同期NC 组比具显著性差异(p <0.05-p<0.01),HS 组体重增加不明显, 24 周时NC 组、HS 组、HUF 组、HSF 组体重较0 周分别增加了24%、31%、39%、36%。2. 血脂的变化 HSF 组自第4 周起就开始出现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显著升高,与NC 组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这种状况持续至实验结束。HUF 组胆固醇自第12 周开始显著高于NC 组,持续至实验结束,而本组甘油三脂的显著升高于24 周才出现。HS 组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的显著升高在20、16 周出现,持续至实验结束。3. 血糖的变化各试验组自第8 周起,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1),以后各实验组血糖显著升高,但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直到试验结束。4. 血清胰岛素的变化各实验组血清胰岛素水平自第8 周显著升高,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这种状况保持到实验结束。5. 游离脂肪酸的变化特殊饮食喂养16 周后,各实验组游离脂肪酸水平较NC 组显著升高(p 均<0.01),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