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篮球联赛(贵州赛区)发展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om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夯实我国少年儿童篮球人才基础,2017年11月20日,中国篮协在北京举行“小篮球发展计划暨小篮球联赛启动仪式”,小篮球发展计划得到了各级篮协的广泛呼应,小篮球联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中国小篮球联赛(贵州赛区)于2018年和2019年举办了两届,在社会、学校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促进了“校园篮球”的快速发展。然而,目前联赛在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全面准确把握贵州赛区小篮球联赛的开展情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整个联赛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探寻贵州赛区联赛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促进贵州省小篮球赛事更好的发展,为我国其他赛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的省级小篮球联赛提供借鉴,为培养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助力。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小篮球联赛(贵州赛区)整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2018年和2019年中国小篮球联赛(贵州赛区)参赛队伍总量均在全国各分赛区平均数量之上;与2018年相比,2019年贵州赛区参赛队伍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增速略低于全国各赛区的平均增长速度,仅安顺分赛区队伍数量出现负增长;2019年联赛中,社会对女子篮球仍然缺乏关注。2、与2018年相比,在2019年贵州赛区省级决赛中,五个组别的前三甲中有11支球队比赛名次易主;冠军球队出现“扎堆”现象,分赛区贵阳市存在“倒挂”现象;总体上学校代表队成绩优胜于俱乐部代表队;与2018年相比,2019年参赛球队的进攻得分能力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五个组别中有三个组别的球队间水平差距在逐步缩小;教练员队伍偏年轻化,一名教练带多支球队的情况普遍存在,教练员的数量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3、中国小篮球联赛(贵州赛区)联赛体系框架已初步构成,联赛整体上仍处于发展和推广阶段。以球队数量为标准设立赛点,忽略地域(城区与乡村)差异,导致教练员可自主选择参赛赛点,造成赛点比赛不公平;无门槛的参赛资格,在推广了小篮球运动的同时,也导致分赛区各球队水平悬殊及中途弃赛等问题,不利于联赛后期发展;贵州赛区竞赛办法合理,竞赛日程较短。4、中国小篮球联赛(贵州赛区)的竞赛环境有待优化。联赛缺乏教育部门的相关支持,分赛区以本地篮球协会单独组办为主;由篮协和教育、体育部门协同组办比赛的效果明显优于篮球协会单独组办比赛的效果,(如:两赛一办)但其组织形式正处于试验阶段,亟需完善;贵州赛区两届联赛的器材需求经历了“匮乏——基本满足”过程;固定经费支持非常吃力,商务推广工作尚未得到有效开展;联赛的社会效应较好;2019赛季省级决赛几乎汇集了全省的顶级裁判员,九个分赛区除贵阳、铜仁、遵义外,其余六个赛区的裁判员队伍建设均有待加强。5、针对中国小篮球联赛(贵州赛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打造五级金字塔赛事体系,重视初级选拔赛和区域选拔赛;加强与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推广小篮球运动,完善“两赛一办”联赛组织形式;构建运动员大数据库;规范业余篮球训练俱乐部管理模式;裁判员选拔建立统一标准和尺度,执裁小篮球联赛可以作为裁判员晋级实操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力培养小篮球教练员,中国篮协加大完善教练员资格审查制度步伐。
其他文献
根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微课早已经运用于化学教学中,但是以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集中在学科知识讲解中,而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新课标也强调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设计并制作以素养为本的微课并运用于课堂辅助教学更有利于促进课堂效果以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以素养为本的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中
信息化社会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教育行业中信息技术也开始不断与教育方法融合运用于教学。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全方面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对教师专业性和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单一课程的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索,有利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改革的重心已经转向课堂。在此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基于对传统教案的变革和发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方案——学历案,旨在解决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游离学习”和“虚假学习”问题。本文以中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为依托,综合考虑学历案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课型特点等多项因素,开展了学历案在中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研究内容
公元1788年,拉尔萨国王瑞姆辛一世颁布敕令,废除所有贷款。此举后成惯例,每到春天庆祝新年的时候,巴比伦统治者们会举行一个"砸碎泥板"的仪式。当资本的种子甫一发芽便被掐断,后来更是直接连种子也刨了出来,"考古学家在乌尔再没有发现(此后千年)任何贸易文件,以及类似的充满想象力的金融凭证",也就不足为奇。
期刊
足球被尊称为“世界第一运动”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青年的喜爱尤其是大学生参与人数普遍较多,容易在高校推广普及。本研究以秦皇岛市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足球运动的师资、场地、资金、教学、训练、竞赛等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秦皇岛市高校师资力量情况:秦皇岛市高校中的足球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和拥有讲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大
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各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深度学习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重要学习理念。微课教学是有效且快速获取知识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如何运用微课教学手段提高高中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本研究对深度学习和微课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并从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微课的内涵、特点及类型的角度给出定义。在现状分析部分,本研究依据化学学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体育与扶贫相互融通,体育扶贫作为我国构建大扶贫格局的特色,体育扶贫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用语,丰富理论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法、调查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总结梳理我国体育扶贫相关文献、发展阶段以及路径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学者对体育扶贫研究重点集中在体育扶贫的定义、区域体育扶
徒步旅游作为一种生态旅游方式,在推动地方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成为旅游者山地旅游产品类型偏好的重要选项。徒步线路作为徒步旅游发展的空间载体,其真正的设计主体是谁、需要满足谁的利益、徒步线路设计过程是怎样的、各要素分别扮演什么角色、结果如何等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因此,本研究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理论支撑,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等方法对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本文以白光LED用稀土掺杂Gd3PO7,La7P3O18以及La3PO7等磷酸氧盐发光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为合成方法,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制备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等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取得的结论如下:采用湿化学法合成单基质的白光发射的Gd3PO7:D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贵州省普通高校开展棒垒球运动的可行性探究为研究目的,对贵州省高校棒垒球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主要结论有:目前贵州省高校中仅有4所在开展棒垒球运动,都组建了棒垒球队伍,其中3所高校开设了选修课。但开展规模小、参与学生少;专业教练员、场地缺乏;棒垒球竞赛活动缺乏;教育局、体育局相关部门对于棒垒球运动在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