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2001年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强调:基础教育要重视“科学教育”;《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提出要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主任谭永平针对2019年新教材中科学史内容的解析也从侧面反映出生物科学史在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而生物科学史在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还要归结于其蕴含的重要教育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等。但是基于文献分析,生物科学史的现状研究大多集中在高中,那初中的教师和学生对生物科学史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如何?初中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怎样讲解才能被初中生接受,从而更有效的发挥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HPS教学模式以及前人提出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生物科学史,怎样才能提高生物科学史讲解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内容分析法对教育部2012年和2013年审定的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出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栏目和年级的生物科学史数量,旨在了解教材中生物科学史内容特点及编排特点,为针对性提出生物科学史教育对策奠定基础;其次,利用调查法对重庆市不同片区初中生物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问卷调查产生的疑惑进一步对教龄不同的3位生物教师进行访谈调查,深入了解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科学史教育现状;最后,结合教材中不同生物科学史类型的统计分析以及现状调查的分析,针对现状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生物科学史教育对策。此次调查研究立足于重庆市,重庆市是我国最大的直辖市,可分为四大片区,不同片区教育情况例如初中生物所用教材版本、初中生物是否算入中考成绩等亦存在差别,因此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为不同地区初中生物科学史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此次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对生物科学史有着端正积极的教学态度,能够认同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希望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生物科学史内容;大多数学生对生物科学史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认同生物科学史对个人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影响,在性别、年级、初中生物是否算入中考成绩的差异上,男生、初一学生、初中生物不算入中考成绩的学生在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态度、了解情况、教育价值认同感方面等表现略好。尽管如此,初中生物科学史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四点:第一,生物科学史讲解方式过于简单;第二,生物科学史选取途径十分有限;第三,教师生物科学史素养有待提高;第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亟需增强。针对以上调查统计分析及发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下生物科学史教育对策:第一,针对性讲解生物科学史,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本研究结合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5种不同的生物科学史类型,提出了5种讲解对策:重大学科发现——课堂导入,激发学科学习兴趣;科学研究方法——借鉴创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历程——引导探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技术发展——数字故事,激起学生伟大情怀;学科交叉融合——小先生制,增强学生主动意识。第二,多方面丰富完善科学史,拓宽科学史获取途径;第三,加强师范教育及在职培训中科学史的相关学习;第四,注重不同对策的选取,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最后,从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四个方面总结本研究结论如下:教材方面,生物科学史栏目设置覆盖面广,在不同年级间分布零散且设置合理,但是涉及国内相关记载较少,建议适当增加国内科学进展内容;教师方面,教师的生物科学史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建议教师主动学习并注重提升科学史素养,此外,师范教育与职后培训都应该相应增加生物科学史培训内容;学生方面,学生对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态度端正并认同生物科学史对个人的影响,但是对科学史的学习仍然缺乏主动意识,建议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感;教学方面,生物科学史讲解方式过于简单,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建议教师根据不同生物科学史类型针对性讲解生物科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