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短视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受众在知识的获取方式上也经历了从文字到图文再到影像视频的阶段。知识短视频借助短视频这种以秒计数,表现形式丰富,同时兼具娱乐属性和社交属性的媒介方式,拉进了知识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其“短平快”且“干货足”的特点既符合如今碎片化阅读的媒介使用习惯也一定程度上舒缓了人们在社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知识焦虑”,因此迅速引起关注,吸引了一票粉丝的观看和簇拥。作为新生事物其传播效果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受众对其接受度如何?在传播过程中知识短视频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改进,是本文主要想要探究的问题。故本文以知识类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法对其传播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受众在观看知识短视频时同样存在认知、情感、个人整合、社会整合五项需求,这五种需求的满足与否直接关系到知识类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好坏。并依此进行问卷设计,对受众在接受知识类短视频时认知层面、态度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特点进行整理。通过对调查样本数据的分析,从受众角度提出目前知识类短视频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难以满足受众在认知、情感、个人整合、社会整合的方面的不足之处,使得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增强传播效果,更好的发挥知识的力量,实现知识的普惠,知识类短视频应重视内容专业度满足受众认知需求、改变表达方式满足受众情感需求、叙事平民化满足受众个人整合需求、以及重视短视频话题讨论满足社会整合需求方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类短视频的优势,促进短视频健康持续发展。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自己本次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路径、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文献综述做一个交代和梳理;第二部分对本次研究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概念和理论做了概念说明和理论阐释。第三部分为量化研究设计,用问卷的形式对受众对知识短视频的认知、态度和使用情况做了统计量化分析,并用假设验证的方式找到影响知识短视频传播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第四部分则是在第三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知识短视频目前影响传播效果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及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短视频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