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常设机构原则中的“固定营业场所”标准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199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税法主要解决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冲突下,跨境交易所得的重复征税问题。常设机构原则作为双边税收协定中的重要部分,其作用是分配缔约国对营业所得的征税权,只有当某企业在一国构成常设机构时,该国才能对其产生的营业所得课税,否则征税权专属于该企业的居民国,这意味着常设机构的有无代表着对营业所得征税权的共享与独占。在判定常设机构是否存在时,各国税务机关都严格按照税收协定的规定,根据“固定营业场所”标准下的三个子标准进行分层次、体系化判断。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与新兴商业模式的兴起,归纳总结于旧有商业模式的常设机构与“固定营业场所”标准受到广泛质疑,各国认为其难以胜任新商业模式的判断要求,容易造成人为规避常设机构从而侵蚀来源地国的税基。据此,国际组织和各国提出诸多方案,寄希望于彻底改造或者取代原有的常设机构原则。但应该看到的是,税收协定的双边特性以及各国的经济差异注定了这种颠覆性改造推进的困难。以发展较为完备的“固定营业场所”标准为重塑基础,结合目前的商业模式特性,对“固定”、“营业”、“场所”标准进行适当的解释重塑,才是解决目前税基侵蚀、维护各国税收利益的可行方案。本文第一部分以常设机构的发展源流为主题,探究其从国内法到国际税收法律体系的发展过程、内涵变化,并且阐述常设机构原则作为课税权入口和平衡机制的基本定位;第二部分围绕固定营业场所标准,在税收协定解释规则下,从税收协定、协定范本及有关注释分别讨论“固定”、“营业”、“场所”标准之内涵以及实务判断中的注意事项;第三部分从宏观及微观层面观察数字经济对常设机构的冲击,以及新商业模式对“固定营业场所”标准的判断障碍,并通过实例的方式展示数字商业模式对税基的侵蚀后果,同时简单介绍目前各国以及国际组织对该标准最新修改尝试;最后一部分在充分介绍关于“固定营业场所”激进式变革方案具体内容和主要弊端的基础上,分析解释性重塑方案在保持规则体系化、易于被各国接受纳入的优势,提出应当以现有税收协定规则为基础,在合理范围内,通过一定的解释方法使得“固定”、“营业”、“场所”标准适于数字经济的要求,即适当调整时间及空间两个方面的“固定”内涵,扩大“营业”判断范围,并引入主营业务判断方法,解释消解有形存在,将网址等虚拟场所纳入“场所”标准内。通过上述方法,在避免双重征税的基础上达到防止侵蚀税基的预期作用。
其他文献
基于人工触发闪电的优势,使用连续干涉仪(CINTF)、低频电场探测阵列(LFEDA)及雷电流测量系统,对上行正先导始发阶段开展了针对性的定位及电流观测研究,提高了对触发闪电的精
船舶在复杂多变的海洋情况下进行海上定位保持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DP)技术的产生可以有效地解决船舶定位、循迹及区域控制等问题,是深海资源勘探与开发、深海科学考察等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之一。船舶在海上作业时受风浪流等影响,进而产生包含一阶波浪运动和二阶低频漂移运动的耦合运动响应。在信号进入控制回路之前,需要从耦合运动中滤除一阶波浪运动及噪声信号,并
近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百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工作节奏过快加之收入水平的提高,加大了人们外出就餐的欲望,推动餐饮业全面发展,加大了市场消费体量。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
过氧化氢无色无味,同时具有氧化与还原性质,它的物理特性在许多方面与水相似,包括高介电常数、熔化与升华温度和强氢键作用。过氧化氢分解后产物为氧气与水,对环境没有二次污
传统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因其具有高分辨的三维成像能力,常被用于大脑神经元的成像研究,但是有限的成像视场限制了其在多脑区以至于全脑成像方面的研究。增大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成像视场的途径之一是增大振镜的扫描角度,但是随着扫描角度的增加将使系统各扫描光学元件引入大量的离轴像差,而离轴像差会降低系统的成像性能。针对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的成像视场问题,本文从优化离轴像差的角度出发,以阿贝光学不变量为基础,设计并搭
随着纳米材料的发展,金纳米颗粒应用于环境污染物(金属离子、有机物)检测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但它们之间的结合机理却模糊不清,如金属离子是以离子态还是单质形式吸附在金纳米颗粒表面,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及吸附时间,以及吸附后的金纳米颗粒形状等。鉴于Ag+与金纳米颗粒结合机理的争论以及Hg2+位于毒性榜首位,本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UV-Vis光谱、极化共振同步光谱(PRS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目前,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及相关单位通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有机聚合物多孔材料复合所制备的柔性压阻传感器材料,存在耐温性较差、应用温域较窄、微小压力传感灵敏度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依托微波发泡技术,设计并制备了具有特殊孔结构以及分子结构的新型聚酰亚胺(PI)泡沫。依托新型PI泡沫开孔结构,实现RGO海绵在PI泡沫基材中附着量的提升,依托PI树脂中残余的酯铵盐官能团,诱导形成RGO海绵的
单晶硅属于半导体脆性材料,广泛用于微电子行业,传统的机械加工难以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而单纯的激光加工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热累积和熔渣堆积问题。水下激光加工技术能减少切槽重铸层和热累积的缺陷,但仍存在水层波动、气泡和碎屑干扰等问题。水射流辅助激光加工技术能一定程度提升加工效果。激光扫描方向与水射流方向相反的划切方法,本文定义为反向刻蚀。此方法能够在加工区域形成连续且更稳定流动的薄水层,而此种刻蚀方式少见
在实际勘探中,瞬变电磁勘探晚期数据常出现负值(反号)现象,已有的研究认为负值响应受激电效应的影响。同时,考虑到三维模型更符合实际地下情况,而当前实测数据的处理解释缺乏实用化的瞬变电磁三维正反演技术,因此本文选择在三维正演中加入激电效应,进行考虑激电效应的瞬变电磁三维正演和无激电效应的瞬变电磁三维反演研究。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避免将频率域响应转换为时间域响应的缺点(为了保证计算精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计算
随着工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重金属的使用量以及PAHs的产生量与日俱增。通过大气沉降、雨水冲刷等迁移,这类复合污染最终在水体中大量形成导致PAHs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态势日趋严重。因此寻求成本低廉、高效、环境友好的PAHs-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才是从根本上去寻找污染治理的良策从而达到综合治理与生态平衡的目的。本研究课题采用新型植物材料丝瓜瓤作为固定化载体,对高效芘降解菌粘质沙雷氏菌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