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英语译本所占比例最大。针对《论语》的英译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然而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对《论语》译本的研究、译者的研究、英译历史和文化负载词的研究,同时这些研究多采用不同的翻译理论,例如:目的论、阐释学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等。但是,很少有研究者从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角度来对《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信”进行研究。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认为,一方面,翻译必然受到目标语文化语境的制约,即“操纵”;另一方面,翻译一经产生又会对目标语与文化的演进产生巨大影响,即“文化构建”。本文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中的核心内容“操纵”和“文化构建”思想为理论依据,以理雅格、庞德和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论语》英译本中的文化核心词“信”进行研究,看苏珊·巴斯奈特的“操纵”和“文化构建”思想在译本中的体现,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行为,探讨“操纵”和“文化构建”思想对译者翻译古代典籍作品存在的影响。研究表明,文化对翻译有“操纵”作用,操纵译者的确立因素有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这些权利因素决定翻译什么,怎么翻译等。在翻译《论语》的过程中,三位译者处于不同的时代,由于受到不同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他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不同。而译者主体性也同时出现在他们的翻译行为中,翻译策略的选择等都是译者主体意识的体现。另一方面,翻译有“文化构建”的功能,翻译不仅传递了中国文化信息,而且促进了不同时代目标语文化的构建。因此,“操纵”和“文化构建”思想是研究翻译本质的核心,在翻译典籍作品的研究中对两者都进行强调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