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下《论语》中“信”的翻译对比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英语译本所占比例最大。针对《论语》的英译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然而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对《论语》译本的研究、译者的研究、英译历史和文化负载词的研究,同时这些研究多采用不同的翻译理论,例如:目的论、阐释学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等。但是,很少有研究者从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角度来对《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信”进行研究。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认为,一方面,翻译必然受到目标语文化语境的制约,即“操纵”;另一方面,翻译一经产生又会对目标语与文化的演进产生巨大影响,即“文化构建”。本文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中的核心内容“操纵”和“文化构建”思想为理论依据,以理雅格、庞德和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论语》英译本中的文化核心词“信”进行研究,看苏珊·巴斯奈特的“操纵”和“文化构建”思想在译本中的体现,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行为,探讨“操纵”和“文化构建”思想对译者翻译古代典籍作品存在的影响。研究表明,文化对翻译有“操纵”作用,操纵译者的确立因素有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这些权利因素决定翻译什么,怎么翻译等。在翻译《论语》的过程中,三位译者处于不同的时代,由于受到不同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他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不同。而译者主体性也同时出现在他们的翻译行为中,翻译策略的选择等都是译者主体意识的体现。另一方面,翻译有“文化构建”的功能,翻译不仅传递了中国文化信息,而且促进了不同时代目标语文化的构建。因此,“操纵”和“文化构建”思想是研究翻译本质的核心,在翻译典籍作品的研究中对两者都进行强调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旨在探讨适于我国图书馆的Web信息服务系统,介绍了WEBSV系统的设计目标,开发环境,系统功能及实现技术等.
<正> 古典与现代的和谐 巴黎很少有摩天大楼,一排一排的建筑群精致典雅,顶部是各种精雕细镂的雕像,深色百叶窗一开到底,明亮的窗玻璃后面,是雪白的悬垂成弧形的窗帘,百年以上
在对员工素质测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能够模拟统计人员对测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的神经网络测评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模拟评委对每位员工的测评数据实施加权评估打分,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所译材料为某公司委托翻译的一份英文采购合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项目合作和贸易往来,商务合同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重
<正> 经济杠杆,是指经济管理中运用的各种手段。因此,也称经济手段。目前我国主要的经济杠杆有信贷、税收、工资、价格等。经济杠杆主要对生产总过程起调节和推动作用。人们
期刊
将抗差估计的思想融入到粗差探测的算法中,设计出对模型误差特别是粗差具有抵抗能力的粗差探测算法。应用最小二乘法来计算观测值的参数、残差、协因数阵及单位权的初值,再根
目的观察柴枣龙牡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PN伴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30例加氟哌噻
小说在传播国家文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作家莫言是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是中国大陆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此莫言和他的作品引起世人的关注。莫言的小说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