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妊娠早期及中期多胎妊娠减胎术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的临床比较研究,探讨多胎妊娠减胎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减胎时机的选择、被减胎儿的选择、保留胎儿的最佳数目及临床所遇到的伦理学问题,以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改善多胎妊娠的不良妊娠结局。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妊娠12周前在山东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妊娠早期多胎妊娠减胎术并完成随访的33例病例,及于妊娠12-24周在山东省立医院产科接受妊娠中期多胎妊娠减胎术并完成随访的48例病例进行临床比较研究,比较其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异同。结果:1.实施妊娠早期多胎妊娠减胎术病例组,妊娠期发生并发症患者14例,占该组病例的42.42%。其中,先兆流产2例,占6.06%,胎膜早破病例6例,占18.1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例,占6.06%,术后高热或感染病例2例,占6.06%,凝血功能异常0例,妊娠剧吐2例,占6.06%。2.实施妊娠中期减胎术病例组,妊娠期发生并发症患者15例,占该组病例的31.25%。其中,先兆流产3例,占6.25%,胎膜早破病例7例,占14.5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例,占2.08%,术后高热或感染病例2例,占4.17%,凝血功能异常1例,占2.08%,妊娠剧吐1例,占2.08%。3.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期多胎妊娠减胎术病例组妊娠期并发症情况比较,先兆流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或高热、凝血功能异常、妊娠剧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并发症总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4.妊娠早期多胎妊娠减胎术组,33例患者,6例(18.18%)流产,27例(81.82%)成功分娩,共分娩新生儿51名。平均分娩时孕周为36.58±0.97周,孕28-29+6周分娩者1例,占分娩病例的3.70%,孕30-33+6周分娩者3例,占11.11%,孕34-36+6周分娩者9例,占33.33%,孕周≧37周分娩者14例,占51.85%。该病例组自然分娩7例,占25.93%,剖宫产20例,占74.07%。新生儿平均体重为2655.29±185.25g,其中体重体重<1000g的新生儿1名,占新生儿总数的1.96%,体重1000-1499g的新生儿2名,占3.92%,体重1500-1999g的新生儿4名,占7.84%,体重2000-2499g的新生儿15名,占29.41%,体重>2500g的新生儿29名,占56.86%。转入儿科住院新生儿18名,占35.29%。围产期(生后28天内)死亡4名,占7.84%。未发现外观畸形患儿。5.妊娠中期多胎妊娠减胎术组,48例手术患者,8例(16.67%)流产,40例(83.33%)成功分娩,共分娩新生儿74名。平均分娩时孕周为36.33±0.78周,孕28-29+6周分娩者1例,占分娩病例的2.5%,孕30-33+6周分娩者6例,占15%,孕34-36+6周分娩者12例,占30%,孕周≧37周分娩者21例,占52.5%。该病例组自然分娩10例,占25%,剖宫产30例,占7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433.38±150.01g,其中体重体重<1000g的新生儿0名,体重1000-1499g的新生儿6名,占新生儿总数的8.11%,体重1500-1999g的新生儿9名,占12.16%,体重2000-2499g的新生儿20名,占27.03%,体重>2500g的新生儿39名,占52.70%。转入儿科住院新生儿25名,占33.78%。围产期(生后28天内)死亡6名,占8.11%。脑积水患儿1例,在妊娠期B超发现,孕妇及家属要求观察,于出生七个月死亡。6.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期多胎妊娠减胎术病例组,成功分娩病例及流产病例在总病例中所占比重无明显差异。分娩时平均孕周分别为36.58±0.97周和36.33±0.78周,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分别在孕28-29+6周、孕30-33+6周、孕34-36+6周,孕周≧37周分娩病例所占总分娩病例中的比例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分娩方式无明显差异。新生儿平均体重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体重<1000g、体重1000-1499g、体重1500-1999g、体重2000-2499g、体重>2500g所占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新生儿住院率及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1.妊娠早期多胎妊娠减胎术是一种方法简单、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有效的微创操作技术,可通过减少多胎妊娠的胎儿数目,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延长孕周数,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妊娠成功率,增加出生体重,提高胎儿出生质量。2.妊娠中期多胎妊娠减胎术亦是一种方法简单、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有效的微创操作技术,可通过减少多胎妊娠的胎儿数目,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延长孕周数,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妊娠成功率,增加出生体重,提高胎儿出生质量。并可有效避免外观畸形胎儿及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3.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期多胎妊娠减胎术,妊娠期并发症情况比较,先兆流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或高热、凝血功能异常、妊娠剧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4.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期多胎妊娠减胎术,妊娠结局情况比较,成功分娩病例及流产病例在总病例中所占比重无明显差异。新生儿平均体重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体重<1000g、体重1000-1499g、体重1500-1999g、体重2000-2499g、体重>2500g所占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新生儿住院率及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5.我们认为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期均是多胎妊娠减胎术实施的恰当时机,同样安全有效。减胎术应在做出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后尽早施行。6.被减胎儿的选择:要求减少胎儿数量的,一般选距腹壁最近或宫底部的胎儿,避免减灭靠近宫颈内口位置的胎儿,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对多胎妊娠中有胎儿形态异常者,目标胎儿容易确定,应仔细区别异常胎儿与正常胎儿。7.单绒毛膜性双胎胎盘间存在血管交通支,被减胎儿经注射药物后死亡,坏死物质可通过交通血管进入其他正常胎儿,导致正常胎儿短期内死亡。对存在的单绒毛膜双胎的减胎应慎重。8.保留胎儿最佳数目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议,目前大多减胎术多保留2个胎儿。当然,存在医学原因时,应区别对待,比如双子宫、单绒毛膜双胎、30周以前的先兆早产。9.单就医学方面而言,MFPR对于孕妇及胎儿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实施减胎术在伦理、心理影响等方面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10.解决多胎妊娠问题的关键在于严格把握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及限制和减少移植胚胎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