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具有高效率、规模化的巨大优点,但这种模式过于“标准化”、“划一化”、“同步化”、“集中化”和“集权化”,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不适应现代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和教育开放的要求。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很多学校开始探索“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但目前研究多局限于选修课,对必修课如高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研究尚不多。 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主要起始于二战后。二战后,美国率先推行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研究。在理论上,“分层走班”教学主要吸收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和有效教学等经典教学理论。本论文基于青田中学高二年级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从高中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涵义、理论依据、发展史等方面进行梳理,通过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前后的测试分析,发现学生的平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通过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后的调查问卷,了解“分层走班”后学生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师生关系方面、学习压力方面的变化情况;通过和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访谈,了解学校参与者对“分层走班”教学的看法和意见。最后分析高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利弊,并提出相应对策。本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有哪些优势及存在哪些问题?本论文采用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测试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此次研究表明“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如由于教师没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致使分层教学效果不理想;“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如何管理;实施分层教学后落后生的心理自卑问题等。通过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高中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是积极可行的,但一些实施细节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