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个案研究——以青田中学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具有高效率、规模化的巨大优点,但这种模式过于“标准化”、“划一化”、“同步化”、“集中化”和“集权化”,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不适应现代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和教育开放的要求。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很多学校开始探索“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但目前研究多局限于选修课,对必修课如高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研究尚不多。  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主要起始于二战后。二战后,美国率先推行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研究。在理论上,“分层走班”教学主要吸收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和有效教学等经典教学理论。本论文基于青田中学高二年级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从高中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涵义、理论依据、发展史等方面进行梳理,通过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前后的测试分析,发现学生的平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通过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后的调查问卷,了解“分层走班”后学生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师生关系方面、学习压力方面的变化情况;通过和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访谈,了解学校参与者对“分层走班”教学的看法和意见。最后分析高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利弊,并提出相应对策。本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有哪些优势及存在哪些问题?本论文采用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测试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此次研究表明“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如由于教师没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致使分层教学效果不理想;“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如何管理;实施分层教学后落后生的心理自卑问题等。通过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高中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是积极可行的,但一些实施细节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其他文献
现代大学制度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大学章程所规范的内容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毋庸置疑的。关于现代大学制度,学者们一般认为其核心是“学校自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科学管理
大学新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为其今后的大学生活起到“基础免疫”的作用。为新入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赏识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注重生命意识、尊重了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必要性、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被广大的教育者所接受,但是
在当前的媒介文化新生态语境中,鲜活的艺术实践呈现出多样的新形态、新趋向,也向艺术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本文通过明确艾布拉姆斯"四要素"结构模式的逻辑预设和"媒介"
社会的发展以及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仅仅依靠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社会潮流,既是每个员工个体提升自身素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娱乐,促使体育赛事的种类越来越多,同时体育赛事的规模越来越大,赛事中的不能确定的因素也相应的增多。观众作为赛事的一个主
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促进作用,这符合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
世界上没有人质疑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一个人成就任何事业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将犹如纸上谈兵。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担着社会进步、民族强大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