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促进作用,这符合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此,本文以连云港地区为例,对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现况进行调查,把握其状况、研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连云港三个辖区城市居民的人口学及体育行为状况、体育活动评价(主要从活动目的、锻炼环境、器材、活动组织、健身指导员五个方面)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
结果表明,连云港三个辖区城市居民体育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
(1)连云港城市居民体育人口比例较低;参加社会体育组织进行锻炼的居民的比例偏低;拥有健身指导员的数量较少。居民参与活动的项目大多是健身和保健类;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化,以与朋友一起锻炼的居多,个人锻炼、参加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并存;活动的场所大多是免费的公共场地。
(2)在对体育活动的个人感知方面,总体评价不高。其中居民对健身目的的认同度最为显著,其后依次为对健身指导员、锻炼环境、体育组织和健身器材的感知评价。
(3)在影响居民体育活动的因素方面:性别、家庭人均收入以及职业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居民体育活动的感知评价没有显著影响;而年龄层次这一因素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居民体育锻炼频率与体育锻炼倾向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总之,上述要素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居民体育活动的开展。
针对连云港城市居民体育活动开展的状况与特性,结合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应当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大群众体育建设的法制保障、提高体育服务行业的人力水平、促进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结合等方面有重点的逐步推进,并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开发适宜地体育旅游资源建设,才能更好的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实现居民体育运动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