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医学既有极其丰富多彩的临床经验技术,又有详尽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其诊治能力数千年间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深得人心。今天,中医学之实用价值犹然显著,其临床诊治效果客观现实,不容否认,但对其理论思想的质疑之声却此起彼伏,始终未能获得科学界之普遍认可。西方医学越过了中世纪后,充分化纳了其他学科之先进成果,在诸多领域均实现突破性发展。其理论学说不断得到证明,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临床诊疗能力进步飞速,逐渐成为世界性医学,在全球范围内被共同理解和应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西医学当下之不同境遇?何以中西医学从理论到实践皆如此大相径庭?经验的实用性和理论的准确性之间该是怎样的关系?形成如此格局分布的背后支配力量何在?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中西医学进行的比较探讨不可谓不广泛,研究角度纷繁复杂,创意迭出,然所得结论形形色色,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从中西医学本身出发进行比较似乎已不能深入辨明上述这一连串的疑问,或许应从孕育了这两种不同医学之东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寻找更为合理的答案。本文试图从求真、求实的不同价值选择与求证、求解的不同思维取向两方面入手,对比中西医学在各自之历史文化母体中走过的思路历程,进而剖析造成者在近代产生如此鸿沟之原因。文章上篇首先了回顾了中西方思想史上对真知与实用的不同追求倾向,探讨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及相对独立性;其次,总结了中西医学在“求真”与“求实”两种不同价值选择的影响下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留下的历史空白;最后,尝试探索在未来之医学研究中实现科学认识“求真”与“求实”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发展道路。文章下篇则先从哲学视角分析了求证明与求理解两种思维取向的不同内涵和目的;其次,归纳了中西医学在两种思维取向之引领下各自得到的理论成果;再次,讨论了“求证”与“求解”之不同思维方式在认识上的意义差别;最后,追问不同的思维取向在可期的未来能否实现有机统如今,对中西医关系的探索仍在不断深入,而从中西医的求真求实、求证求解的不同价值理性出发,或可对中西医学之差异给出别有新意的理解和说明。窃希望通过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进一步比较钻研,为现时中西医关系之处理开启稍许有积极意义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