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原本处在郊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渐渐被居民区包围。污水处理厂以做到清洁污水为目标,但在此过程中,污水和污泥中的臭气也随之产生。生物滤池法由于具有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处理气量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对除臭微生物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对包头某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工艺进行改进,利用典型的致臭气体NH_3和H_2S作为指示染污物,采用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原本处在郊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渐渐被居民区包围。污水处理厂以做到清洁污水为目标,但在此过程中,污水和污泥中的臭气也随之产生。生物滤池法由于具有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处理气量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对除臭微生物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对包头某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工艺进行改进,利用典型的致臭气体NH3和H2S作为指示染污物,采用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的混合填料以及活性污泥接种的手段。研究了改进前后生物过滤反应器在特定工况下对硫化氢和氨气的去除效果。通过对填料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探讨生物滤池除臭的优势菌群。具体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通过污水厂除臭项目实际运行效果,可知经过生物滤池后虽然H2S、NH3的厂界指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但是臭气源的除臭效果并不理想,细格栅NH3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4.6%,去除率偏低,有待改进。(2)在模型启动前,以硫化氢和氨作为研究指标,进行连续24小时的监测,已达到掌握污水厂臭气物质排放规律的目的。为了观察生物膜的生长情况,在挂膜培养的过程中,对喷淋营养物质的进出水的COD、TN、TP浓度值和循环水中硫酸根、硝酸根离子浓度的累计值以及硫化氢、氨气体的去除率进行监测。可以看出,在15天之后微生物对营养物质基本没有利用;硫酸根、硝酸根离子的累计浓度迅速增长并且硫化氢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2%,氨气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7.5%,均超过75%,且除臭效果优于实际运行工艺,证明挂膜情况良好。(3)通过填料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显示:?-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均为除臭优势菌群。并且除?-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外,其余菌种在S1组的丰富度均大于S2、S3组,所以结合前期监测数据我们得出实验组生物滤池的除臭效果优于实际工艺的除臭效果的原因来源于优势菌群种类的增多。
其他文献
同声传译在国际性的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原因是同声传译不仅节约时间,而且更有利于多语种的译文同时输出。同声传译为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铺平了
稻米RVA谱是评价稻米蒸煮与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发掘新的控制稻米RVA谱QTL对稻米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以粳稻品种日本晴为受体、籼稻品种9311为供体并经高通量重测
目的 探讨同基因骨髓混合一定比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是否能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同时保留或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 第一
第一部分DDP、ADM和VCR对人肺癌细胞系HTB-56S/HTB-56R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DDP、ADM和VCR对人肺癌细胞系HTB-56S及其DDP耐药株HTB-56R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效应。方
在我国铁路相关技术飞速进步的背景下,信号系统集成化已经成为轨道交通发展的主流,联锁和列控中心作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担负着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职责,因此对联锁列控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体化系统是安全关键系统,必须满足SIL-4级安全需求,利用传统的开发方式进行开发,难度较大而且很难发现潜在错误及安全隐患。高安全性应用开发环境(Safety Critical Applic
研究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耐药蛋白P170与活化T细胞的关系。 研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的P170和活化T细胞的表达。 结果:P170在难治复发组的表达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迅猛提升,人类社会对电力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智能电网这一概念被人们提出,并迅速成为全球电力行业研讨的热
智能电网是国家实现低碳电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已成为21世纪电网发展的新趋势。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单元,承担着变电、监视电网运行和保护电
目的 探讨化疗对急性白血病(AL)外周血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自由基(OFR)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对46例AL患者的外周血,采用比色法检测其NO、SOD、OFR和M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慧化、信息化是我国传统物流园区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之一。我国正处于智慧物流园区发展的初级阶段,仍面临着同质化竞争激烈、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信息技术运用率低、信息共享不足、供应链协同性差等问题。2017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相融合,以大数据为技术支撑,打造协同共享的智慧供应链体系,这对促进供应链管理整合资源,提升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推动现代物流向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