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当下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实践证明绿色技术创新是协调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绿色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双重外部性的长期投资活动,因此更需要激励约束分明的政策引导。银行信贷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当下我国尝试发展绿色信贷助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信贷部门面对企业融资诉求时应结合其环境保护情况做出“差别、动态授信”,对引导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有重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实证检验了面对宏观信贷政策的转变,中国企业采取的措施。具体而言,本文探讨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该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的影响。从环境污染的源头上看,目前80%的环境污染来自于高污染、高耗能和产能过剩(以下简称“两高一剩”)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了配合节能减排战略,绿色信贷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理论上,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引导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直接对“两高一剩”行业形成有效的信贷约束和预期上的引导,进而影响企业的绿色投资行为。然而学术界鲜有文献为新兴经济体的绿色信贷政策实施效果提供经验证据。经验证据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在发展经济体中绿色信贷政策的可取性的存疑。2012年2月24日中国银监会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作为我国绿色信贷制度体系的基础,为检验我国信贷政策转变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情境。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公司一项重要且特殊的绿色投资行为,从理论上,绿色技术创新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企业自身都有诸多有利影响,例如:控制污染、降低经营成本、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等;但以往文献关于其对企业的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未得出一致结论。部分研究认为绿色技术创新因其投资回报周期长、成功率低,会对企业核心业务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市场认同决定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持续性,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证据。因此,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及其市场认同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基于此,本文基于2008-2018年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通过比较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出台前后、“两高一剩”行业企业相比于其他企业,其绿色专利规模是否显著提升以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其次,结合中国特色的绿色信贷制度的特征,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的影响的异质性。最后,从市场认同角度,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边际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相对于其他企业,《指引》的出台有助于推动“两高一剩”行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第二,在《指引》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表象下,“两高一剩”行业企业基于成本收益原则,更倾向于通过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缓解绿色信贷政策带来的成本压力以及把握投资机会。第三,《指引》的出台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认同,帮助企业赢得更多的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和市场价值的提升。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指引》的出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在环境强监管的地区、严重依赖外部信贷资金和风险承担意愿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同时《指引》的出台可以使企业创新产生结构性变化,创新方向更趋于绿色化。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贡献主要体现在宏观、微观与宏微观互动等三个方面:(1)从绿色信贷政策层面拓展了上市公司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研究视角。绿色信贷政策作为国家落实节能减排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从宏观经济政策层面丰富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加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尚存“正面效果观”和“负面效果观”的普遍争议,本文为绿色信贷政策背景下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正面效果观”提供经验证据。(2)从微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视角探究了绿色信贷政策的环境治理机制。以往关于绿色信贷政策的成功实践多集中于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证据,我国学者蔡海静等(2019)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存在环保效应。本文在蔡海静等(2019)的研究基础上从微观企业环保行为层面剖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上市公司绿色技术创新这一环境有益的投资行为的影响,为绿色信贷政策的环保效应提供新兴国家的微观作用机制。(3)本文结论具有明确的政策启示。本文基于“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框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作为国家以金融支持节能减排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给“两高一剩”行业企业带来了信贷约束,企业基于长期合法性和持续竞争优势的考虑会以最低成本增加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实现源头污染控制。为面对宏观环境变化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的内在逻辑以及在微观企业环保行为层面的绿色信贷政策有效性的提供经验证据。因此,为本文结论为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制度体系和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同时也为企业把握宏观政策,及时调整绿色投资和创新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