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教育与教学的载体,班级管理策略的运作成效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的学习发展,尤其是班级后进生的学习发展。因此,如何激励普通高中后进生学习动力的班级管理策略得到了广泛研究。学习动力作为激励、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需要,主要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感和学习成绩归因等四个方面内容。普通高中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7至20岁,从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在这个时期,学生身心日渐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与确立,人的社会化也将在这个时期基本完成。学习动力是关系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身心的发展,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本文试图提出通过班级管理的策略来激发普通高中后进生学习动力。但从目前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来看,普通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班主任教育观念的偏差而对普通高中后进生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和成因分析定位不准确;当前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动力关系的发展;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体系单一、封闭,使得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策略方面缺乏深刻研究,尤其在管理策略对激励后进生学习动力方面更缺乏深刻研究等等。本文通过对目前普通高中后进生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和成因分析,同时也解析了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动力关系。本文阐述了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的新内涵,进行了如下思考:第一,普通高中后进生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及成因分析。普通高中后进生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和成因是班主任对后进生学习动力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这需要班主任具有主体平等的意识和人本班级管理理念。第二,激发后进生学习动力的班级管理策略的依据。班主任要转变角色,通过平等沟通和濡化实现班级管理,通过班级文化渗透激励后进生学习动力同时制定班级目标渲染班级学习氛围,班级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关系和谐,最终实现管理自主化。第三,激发后进生学习动力的班级管理策略的构成。激励普通高中后进生学习的动力班主任可以采取灵活具有弹性化的管理方法,班级激励机制的运用,班级文化建设,班级集体活动和班级学生民主管理,都是普通高中班主任激励普通高中后进生学习的动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