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并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认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成为当前我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在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乡收入差距以及群体内(城镇和农村)省际间收入差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比较了城乡收入在各省区间的差距及其原因,根据全国31个省市区城乡收入差距划分为三个类型,以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 本文利用全国以及各省、区、市1978年以来的城乡居民收入统计资料,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表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采用基尼系数、离差系数等综合指标以及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来衡量省区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省际间差异。 以上研究的主要结论: (1) 省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都表现为成片分布,呈现出强烈的地带性特征,其收入水平大致都是由东向西逐步降低,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趋势一致。而且省际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远大于省际间城镇居民的不平等程度。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省区间存在着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逐渐扩大的空间分布趋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空间分布状况有逐渐强化的趋势。 (3)在部分东部省区农村居民和西部省区城镇居民间还存在城乡收入差距的跨空间错位现象。把比较的范围细化到地市单元,则发现这种城乡收入的跨空间错位现象比较普遍地存在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的农村和西部落后省市的城市之间。 (4)通过利用泰尔系数对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分解,分析得出东、中部地带内城乡收入的总体差距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则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带内城乡收入的二元结构是造成目前地带内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矛盾,这一点在中、西部尤其是西部更加明显。 (5)为了找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SPSS软件、采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的方法从省区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省区市场化发育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省区人均GDP以及省区内主要铁路线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