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树“4.14”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对震后灾区重建和居民及其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文在对玉树地震区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综合分析,对玉树地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震后地震引的发次生地质灾害数量相比震前增加6倍,其分布范围扩大,局部地段集中发育,规模上表现大型和特大型地质灾点数量增多。地震引发的滑坡具有低位滑坡较为突出,土体溜滑现象普遍,滑坡具有地震液化特征;地震引发崩塌具有高位群发性特征,大滚石高速滚落等特征;地震震后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主要是泥石流物源量激增,易发性增加;地震引发不稳定斜坡的主要变形方式是滑移—拉裂模式、震裂—倾倒—拉裂模式。玉树“4.14”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其中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发育起了主导控制作用。通过选取研究区内典型的结古寺滑坡、结古寺崩塌和孟宗沟泥石流进行剖析,地震加剧了滑坡、崩塌的变形趋势,处于不稳定状态;增加了泥石流沟的物源,发生频率将大大提高,需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