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临床疗效观察,拟初步通过体外培养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间质细胞,观察消瘀汤对异位内膜间质细胞MMP-2、c-met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内异症的作用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以进一步丰富内异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临床部分:采用随机非盲法将60例内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消瘀汤方,对照组服用西药达那唑胶囊,观测二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血清CA125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血浆比粘度)变化。实验研究:纳入研究的内异症患者8例,术后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时留取异位内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传代培养后分为五组:正常胎牛血清组、低中高剂量中药组、西药对照组,分别加入胎牛血清、低中高剂量消瘀汤方含药血清、达那唑含药血清培养;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对异位内膜间质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去检测各组异位内膜间质细胞MMP-2、c-Met的表达。将所得资料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综合,客观评价消瘀汤的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在降低症状积分方面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CA12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说明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对照组3例ALT升高。②MTT结果:消瘀汤含药血清各组作用24h,48h与同一时间点正常胎牛血清组相比,0D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MMP-2、c-Met蛋白相对表达:各含药血清组与正常胎牛血清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达那唑血清组比较:消瘀汤低、中、高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Met表达中,消瘀汤中剂量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益气化瘀法立方的消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CA125水平;消瘀汤含药血清对间质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随作用时间及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升高,其可能通过降调MMP-2、c-Met阻止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和侵袭,因而说明了益气化瘀法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达到缓解和治疗内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