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c7通过去磷酸化组蛋白H3T11调控细胞自噬和端粒沉默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013w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噬是机体一种内源性的保护机制,可参与细胞物质的合成、降解和重新利用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及稳态,因其与癌症、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人类疾病有关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发现H4K16乙酰化,H3R17二甲基化等多种组蛋白修饰参与自噬调控,但关于组蛋白磷酸化修饰是否参与自噬调控及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在丝氨酸代谢、DNA损伤修复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组蛋白H3T11磷酸化修饰。在这里,我们以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运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Ch IP、荧光定量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分析GFP-Atg8降解情况、自噬流变化、磷酸化结合变化等,发现组蛋白H3T11磷酸化能通过下调自噬基因的转录抑制自噬。此外,由于磷酸化的动态调节是由磷酸激酶和磷酸酯酶共同完成的。丙酮酸激酶Pyk1是催化组蛋白H3T11磷酸化的酶,通过结合ATG5、ATG8、ATG23基因区域,并磷酸化H3T11来抑制自噬基因表达;然而,催化组蛋白H3T11去磷酸化的酶尚未被报道。因此,我们在酿酒酵母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酯酶突变体里,系统研究了组蛋白H3T11磷酸化水平,并结合体外酶反应实验从体内和体外两方面证明了蛋白磷酸酯酶Glc7是催化组蛋白H3T11去磷酸化的酶。为深入了解蛋白磷酸酯酶Glc7的生物学功能及生物学意义,我们按照相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glc7-ts突变体中自噬水平降低且自噬基因转录下调,证明Glc7可调控自噬基因的转录从而影响自噬进程。另一方面,真核生物中端粒是典型的异染色质结构,能抑制附近基因的表达,即端粒异染色质沉默。由于组蛋白H3T11磷酸化在端粒区域有显著分布,我们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Glc7在端粒异染色质沉默中的作用,发现Glc7在端粒附近区域有结合且可调控端粒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确定了组蛋白H3T11磷酸化可通过下调自噬基因的转录抑制自噬,此外我们发现了催化组蛋白H3T11去磷酸化的酶Glc7,其可通过去磷酸化组蛋白H3T11调控细胞自噬与端粒沉默,为研究细胞自噬与端粒异染色质沉默的动态调节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见解。
其他文献
一个集合T(?)C是一个拟圆地毯当且仅当int(T)=(?),并且它可以写成(?)其中Di是两两不交的闭若尔当域且(?)Di都是拟圆.拟圆地毯的一致化指的是,存在一个全平面上的拟共形映射,使得这个拟圆地毯的边界在此映射的作用下都映成圆周.本文主要讨论了平面上的拟圆地毯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拟对称一致化,具体内容分以下六个部分:第1章指出本文所研究问题的意义和背景以及一些符号.在第2章中,回顾了拟共形映射
图燃烧过程是一个确定的离散时间图过程,燃烧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交网络(如Facebook或Twitter)中社交传染传播的简化模型.例如消防员问题,图清洗问题,图引导预编码等问题都与之相关.燃烧数是图的燃烧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小步骤数.图的燃烧数越小,在图中传播这种传染就越容易.燃烧数这一概念最早由Bonato等人于2014年提出,并且他们提出这样一个猜想:对任意一个阶数为n的图G来说,它的燃烧数小于等于
经典的不确定性原理在信号处理领域能反映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辨率的大小关系,目前相关结论已由经典傅里叶变换推广到四元数傅里叶变换和四元数线性正则变换,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Hartley变换是一种把实值函数转换为实值函数的积分变换,由于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极大提高运算速度和效率,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Hartley变换与傅里叶变换同属于正弦型的正交变换.四元数傅里叶变换是经典傅里叶变换在高维空间上的
k-Hessian算子作为研究k-Hessian方程的一个重要工具,一直深受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在更一般的函数空间下定义k-Hessian算子并分析其性质,对进一步深入研究k-Hessian方程具有重要意义.当函数光滑时,其k-Hessian可看成Hessian矩阵的所有k阶主子式之和,基于这一事实,我们可以从广义行列式入手,在更广泛的函数空间下给出广义k-Hessian的定义.本文在分数阶S
记Qπ={n/m|(m,n)=1,n∈ Z,m是π数},显然Qπ是群(Q,+)的子群.记πij是矩阵中(ij)位置的素数集合,则Qπij为(ij)位置对应的Qπ.设kij(1≤i
目前,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深度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从数据中自主学习的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卷积神经网络就是深度学习技术中一种最为广泛应用的网络结构。但对于更好的理解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还缺乏理论基础。因此,当前对卷积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卷积神经网络的推广能力。首先,从函数逼近论的视角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的逼近性质,给出了卷积神经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the brown planthopper,BPH)通过刺吸式口器取食水稻韧皮部汁液,不仅干扰了水稻同化物质的运输,而且其排泄物易传播或诱导水稻病害;虫害的爆发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粮食大量减产,因此褐飞虱是水稻重要害虫之一。目前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喷洒农药,但过量使用农药会导致环境污染并且会使褐飞虱产生抗药性。褐飞虱与水稻间存在协同进化,不同生
超疏水材料因其表面特殊的微纳结构和较低的表面能,在抗结冰、自清洁、减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材料表面难免会受到刮擦、磨损、酸碱溶剂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材料表面结构和化学组分受到破坏,从而使材料丧失超疏水性。构筑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材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并延长材料使用寿命。本文采用不同方法将氟化碳纳米管(F-CNTs)与不同聚合物复合,制备得到F-CNTs/聚合物可修复超
锂被誉为“能源金属”,具有优异和特殊性能的锂及其化合物,已在能源、化工、电子、冶金、宇航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大形势下,金属锂及高纯度锂盐需求日益迫切。锂云母作为一种重要的含锂矿物资源,其绿色低成本提锂技术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本论文针对锂云母传统硫酸(盐)焙烧法、氯化法、石灰焙烧法、压煮法等工艺所存在能耗高、严重腐蚀设备、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提出低碱低温煅烧活化锂云母,将稳定的锂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发展和推广,智慧城市的革命随之而来,传统交通系统逐渐转为融合技术支持、城市建设和交通变革的“智慧出行”。出租车以其灵活、便捷和个性化等特点成为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之一。全球定位系统和数据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出租车轨迹数据为研究对象的时空数据挖掘逐渐成为计算机领域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由于出租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及时,出租车数量和乘客需求之间供需关系的不平衡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