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制度困境:实现回聘干部与回聘制度的良性互动——以湖南省J县乡镇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k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乡镇政府要转变职能,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目前先要把不在编的人员精简下来,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然而,历次乡镇机构改革往往难以逃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位于湖南省西南角的J县在2003年乡镇机构改革中采取的回聘制度则一举精简乡镇工作人员655人,精简率达到了49.4%,而且这一制度还缓解了乡镇事务和编制之间的矛盾,维持了大局的基本稳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回聘制度改革是一次较成功的改革。   本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J县2003年乡镇机构改革的时代背景、改革采取的方案和回聘制度规定的主要内容;接着详细描述了回聘制度运行六年来回聘干部与该制度的适应状况,主要从回聘干部对回聘制度中经济待遇、政治待遇、保险待遇方面相关规定的评价以及回聘干部以各种方式对回聘制度进行抗争的状况来测量;然后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制度分析的视角考察了回聘制度本身的制度困境(制度缺失、制度冲突、制度偏好、制度曲行)对回聘干部与回聘制度适应程度的影响;最后,笔者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回聘干部与回聘制度良性互动的相关建议。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呼吁有关部门完善回聘制度,维护回聘干部合法、正当权益,激发回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回聘干部与回聘制度的良性互动,为我国新一轮乡镇体制改革人员分流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问题日益严重,经性接触传播的比例逐渐增加。女性性工作者是性病/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她们在艾滋病传播链中具有特殊的“桥梁”作用,所以在艾滋病流行的早期,
本文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弱势群体生存性问题的探讨。在梳理和反思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学理分析与经验思考相结合的方式,提出“弱势群体具有自身应对生存问题的能力”
企业社会责任自20世纪初发展到现在,关于其内涵界定的研究从未停息,利益相关者理论虽已获得大众的一致认同,然而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具体界定却分歧较多,为此本文以富士康员工跳
学位
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科技革命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步入了一个风险社会。作为风险社会的实践性后果,公共危机必将频繁地发生。日益频发的各种公共危
在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三十多年间,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因独生子女死亡而形成的无子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失独家庭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随着失独父母老去,这些风险变为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并呈现出稳定的趋势。公平的医疗保健是全人类的发展核心,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医疗保健的主要内容,其利用公平性已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为
当下我国正在急剧的社会转型行进之中,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农村社会支持系统也正随之而变迁着,它是社会转型的结果。同时,农村社会支持系统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