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8MAPK调控AQP2参与内淋巴积水的形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制备豚鼠内淋巴积水动物模型,通过检测P-P38MAPK与AQP2两个蛋白表达情况,观察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内淋巴积水程度的影响,探讨P38MAPK是否通过调控AQP2参与内淋巴积水的形成。方法:筛选阈值小于40d B SPL和DPOAE通过的合格健康花色豚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6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剂量与积水组一致,连续10天;积水组(12只):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6μg/kg/d,连续10天;抑制剂组(12只):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6μg/kg/d,15min后腹腔注射SB203580 30μg/kg/d,连续10天。所有组别豚鼠在停止给药7天后行ABR和DPOAE检测,并在检测后同时取材,HE染色观察各组豚鼠内淋巴积水程度,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P-P38MAPK、AQP2蛋白和m RNA在各组豚鼠耳蜗表达情况。结果:1、行为学观察及听力检测:各组豚鼠在实验全程未出现听力反应迟钝、步态不稳、畏寒微光、自发性眼震等症状和体征,给药前后ABR阈值与DPOAE检测无明显改变。2、形态学观察:通过HE染色法观察各组豚鼠内淋巴积水程度,空白对照组积水率为0%;积水组12只豚鼠耳蜗切片中,9例出现膜迷路积水,积水率为75%,其中重度积水1例,中度积水2例,轻度积水6例;抑制剂组12只豚鼠耳蜗切片中,4例出现膜迷路积水,积水率为33%,其中轻度积水4例,无中、重度积水。3、免疫组化:P-P38MAPK:P-P38MAPK在各组豚鼠耳蜗中均有表达,广泛表达于血管纹(St V)、螺旋韧带(SPL)、前庭膜(RM)、Corti,s器(OC)、螺旋缘(SLM)、螺旋神经节(SG)。各组同组组内比较,螺旋神经节相对于其他部位表达较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部位表达无明显差异。各组间比较而言,积水组和抑制剂组P-P38MAPK在同一部位表达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都显著增强,其中积水组表达量又高于抑制剂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QP2:AQP2在各组豚鼠耳蜗中均有表达,广泛表达于血管纹(St V)、螺旋韧带(SPL)、前庭膜(RM)、Corti,s器(OC)、螺旋缘(SLM)、螺旋神经节(SG)。在螺旋神经节处,各组AQP2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365);除螺旋神经节外,积水组和抑制剂组豚鼠耳蜗AQP2在同一部位表达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都显著增强,其中积水组表达量又高于抑制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P38MAPK:和空白对照组相比,积水组和抑制剂组豚鼠耳蜗P38MAPK m RNA表达量都显著增强;积水组和抑制剂组相比较,积水组表达量又高于抑制剂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QP2:和空白对照组相比,积水组和抑制剂组豚鼠耳蜗AQP2 m RNA表达量都显著增强;积水组和抑制剂组相比较,积水组表达量又高于抑制剂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醋酸去氨加压素全身应用可诱导形成内淋巴积水;2.内淋巴积水主要源于血管纹、螺旋韧带、前庭膜、Corti,s器、螺旋缘等处的AQP2诱导,螺旋神经节可能并不参与内淋巴积水;3.P38MAPK通过调控AQP2参与内淋巴积水的形成;P38MAPK抑制剂可减轻内淋巴积水程度。
其他文献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有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等并发症,甚至死亡。房颤的病因复杂,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学界普遍认为主要包括心房肌电重构、结构重构。结构重构包括细胞凋亡、心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形成纤维化等改变。心房纤维化是房颤发生、维持的重要因素。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可降解mRNA或抑制mRNA编码的蛋白质翻译
第一部分miR-145调控肝癌腹水模型小鼠脾脏Th9细胞的分化及作用机制目的:研究miR-145激动剂对肝癌恶性腹水模型小鼠脾脏Th9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磁珠法分选出正常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随机分为miR-145mimics组及阴性对照组,分别予miR-145mimics及阴性对照寡核苷酸进行干预,并在TGF-β和IL-4条件下诱导72h。复苏肝癌细胞系
目的:通过低剂量呼气相及吸气相CT扫描,研究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肺炎(CTD-ILD)的CT定量参数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探究低剂量CT扫描及CT定量技术在评价CTD-ILD肺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经临床确诊结缔组织病患者34例(系统性硬化17例,皮肌炎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干燥综合征2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将34例患者按照有无肺弥散量下降分为实验组(2
目的通过分析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创通气拔管后的临床资料,为更好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生后6小时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且胎龄为28-32周的早产儿纳入本研究。结合患儿的临床特点,根据其有创通气拔管后第一次使用的无创通气模式分为NCPAP组或NIPPV组(双胎纳入同
目的:CONUT(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是一种评估患者免疫营养状态的指标。目前CONUT评分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已有相关研究其与恶性肿瘤的预后关系,比如胃癌、结直肠癌、肺癌等,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与CONUT评分的相关研究,目前结果仍有一定争议,CONUT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短期预后及远期预后的关系仍需探讨。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分析CONUT评分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协助临床诊治工作。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PT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PT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等资料,总结分析PTL的特点、诊治决策以及随访要点。结果:共18例PTL患者,男女比例
目的:研究余甘子叶(Phyllanthus emblica L.,PL)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镇痛抗炎、抗氧化作用,进而研制余甘子叶袋泡茶并初步建立余甘子叶袋泡茶的质量标准,为深入研究开发利用余甘子叶打下坚实地基础。方法:(1)将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L高、中、低剂量组,确认造模成功后PL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5、2.5、1.25g/kg剂量灌胃,阳性对照组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损伤(Sciatic nerve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观察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上GSK3β、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eif2α、ATF4、CHOP及BIP的表达;在CCI模型大鼠鞘内注射GSK3β抑制剂(A014418)和eif2α激动剂(Salubrinal),探讨GSK3β与
目的:研究IL-22经CCL2-CCR2途径调控肝脏巨噬细胞减轻肝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进一步明确IL-22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M-CSF(50ng/ml)诱导小鼠骨髓细胞,使其分化成为巨噬细胞。通过使用脂多糖(1ug/ml)刺激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使骨髓巨噬细胞极化成为M1型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情况和巨噬细胞的诱导率。使用IL-22干预M1型巨噬细胞,IL-22浓度
目的比较C-E手法与V-E手法两种不同的面罩通气手法在成人全麻诱导时通气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手术的患者116例,年龄18岁以上,ASA(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分级Ⅰ-Ⅲ级,麻醉记录患者的一般数据,包括身高,体重,颈围,有无胃管,喉镜暴露分级等。随机均分为CE手法面罩通气组和VE手法面罩通气组,麻醉诱导后,采用压力控制模式,将气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