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以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译本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w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实质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意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一直是译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德国学者汉斯·弗梅尔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活动是有目的、有意图的行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情况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长期以来以“等值”为标准判断译文质量的方法,反之以翻译目的和译文的“充分”这一标准来取代,也为文化意象的传递提供了一个思路。   本文以德国功能理论学派的“目的论”为理论依据,选取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红楼梦》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为例,分析杨译在《红楼梦》译本里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所采用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基于此提出汉英翻译中保留源语文化意象应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结论证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从传递中国文化的预期目的出发,坚持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尽量采用异化策略,保持源语文化特色;对于读者不易理解的文化意象,以读者接受为目的,坚持译语文化为归宿,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实现跨文化传真。文章最后指出,汉英翻译中应以最大限度传递中国文化意象为预期目的,善于运用归化和异化,灵活应用各种翻译方法,保留原文民族特色的同时处理地读者能够理解。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约翰·契弗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关注20世纪美国郊区中产阶级的生活,深刻的暴露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存困境。其短篇小说尤为出色,为他赢得了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宽带的普及,VoIP 爆发性成长的市场临界点悄然来临。多位产业界人士都表达了VoIP 在将来跃居主流通讯方式,并最终取代传统固话的期许。本文将对 VoIP 的应用
绘画之于我最初的魅力是那些优美迤逦的线条、闪烁陆离的色彩和难以捉摸的光影。在一幅画作前你会发现这些因素不但相安无事,而且似乎天生就自成一体。即使是一个对绘画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即使是你不知道它在表现什么,也能感受得到这其中难以言表的和谐与神秘。你往往会被它打动,却欲言又止、无从说起。绘画之初我常常问自己是什么让这些绘画因素如同自然铸成?  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绘画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地方,通过一种直接而
文本类型学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它使传统的对词汇、语句层次的探讨逐步上升到对文本的宏观方面的研究。根据这一理论,不同的文本类型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表达了语用
面对传媒生态正在发生的剧烈变化,地市党报要以自信和创新并举的责任担当,抢占网络世界新闻舆论制高点,整合党报优势和新媒体传播优势,建构融合化布局、交互式运营、切合地市
当前,我区各市县党委领导班子正面临着换届调整,进行新老交替的重要任务。而选用什么样的人,关键是坚持什么样的人才标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
对风格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翻译的焦点。原文和译文在风格方面的对等或相似是评价译作质量的重要准则之一。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过于印象化、主观化,不能有效地分析文学作品
晨起偶然对镜盥洗不禁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匆匆一晃,岁月流逝了40多年。觉变少了而想法却多了。回顾往昔,值得欣慰的是,现在的生活离年少时的梦想并不遥远。  小时候想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而现实却是进了博物馆做了20多年的文物修复工作。好在工作与兴趣爱好相去不远,但书画篆刻则成了真正的业余爱好,环顾四周,发现身边有不少朋友皆是如此。  如果兴趣爱好的方向对了,再加上长期坚持,应该会有所收获。由于工作、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