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认证协议及其安全性分析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l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实现普适计算环境的主要技术,其非接触式和一次批量认证的优良属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厂商和学者。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以及RFID系统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RFID标签的成本将不断下降,RFID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RFID系统自身的局限性(低成本),带来了诸如互认证、可追踪性、拒绝服务攻击(DoS,Denial of Service)、前向安全性、标签模仿和克隆、中间人攻击等安全问题。因此研究受限环境下的RFID认证协议成为RFID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着重对低成本的、安全的、高效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研究和讨论。支持Hash函数的中量级RFID认证协议和支持伪随机数和简单函数像循环冗余校验码(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的轻量级RFID认证协议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学术领域也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着重对这两类基于密码技术的协议进行探讨。具体工作如下:(1)对大量的基于密码技术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进一步梳理了RFID认证协议的发展进程,对这类协议的安全需求、安全性分析和设计做了一些总结。(2)对Jin等人的RFID互认证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发现该协议不能抵抗重放攻击和中间人攻击。进而,基于改进的Rabin加密方案(SQUASH函数,即SQUare-hASH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轻量级的RFID互认证协议,新协议满足不可追踪性、抗DoS攻击、抗中间人攻击、抗重放攻击、前向安全性等安全需求。另外,新提出的协议还能够保证新老标签持有人之间进行安全的所有权转移。(3)基于轻量级分组密码算法,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支持所有权转移的RFID互认证方案。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满足不可追踪性、抗DoS攻击、抗重放攻击、抗Man-in-the-middle攻击和前向安全性等。
其他文献
半实物网络仿真是网络仿真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具有避免网络建模困难、提高仿真可信度等优点,为研究复杂大规模网络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撑,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
政治指导员是连队党支部日常工作的主持者和政治工作的领导者,肩负着连队全面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塑造官兵心灵、培养官兵成才的重任。实现强军目标的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政治指导员配的强不强、政治指导员队伍建设的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党支部建设质量,更将进一步影响到强军目标的实现。探索实行政治指导员任职资格制度符合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深化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既为加强政治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卫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及其与地面互联网相融合已成为卫星通信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多波束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将数据存储在云端,但不容忽视的是云计算的应用也伴随着安全性的风险,诸如数据存储、传输的安全,用户的隐私。云计算安全问题,影响着云计算的
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而至。大数据为科学研究带来了重大机遇的同时,其所带来“数据眩晕”和“数据冗余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下,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渐地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网络越来越普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公钥加密比较昂贵,其与对称密钥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