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识别中语音作用的眼动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识别,是人们理解书面语言材料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知道词汇具有形、音、义三个基本属性,在阅读中,词汇的形、音、义间的作用问题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多年来集中探讨的问题。词汇识别理论不仅可以揭示词汇形、音、义间的加工过程和机制,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提供理论指导,还为不同的语言之间信息加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提供证据。现今,词汇识别理论存有三种理论假设:语音中介理论、直通理论和双通道理论。目前对这三种理论假设存有很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语音的作用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眼动记录法,设计了呈递进关系的两个实验,旨在探讨语音在汉字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实验一采用2(字对频率:高频、低频)×2(字对类型:同音字对、无关字对)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考察词汇的整字读音与声旁读音不一致时,语音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加强了字对中第一个字的形音间的联系,即采用2(字对频率:高频、低频)×2(字对类型:同音字对、无关字对)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考察词汇的整字读音与声旁读音一致时,语音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实验一发现,在两种频率条件下,同音字对中兴趣区2的首视时间和加工时间(总注视时间与回视时间之和)与无关字对中兴趣区2的首视时间和加工时间差异都不显著,表明语音在词汇识别的早期和晚期都没有起作用;实验二发现,无关字对中兴趣区2的首视时间显著高于同音字对中兴趣区2的首视时间,低频同音字对中兴趣区2的加工时间显著高于高频同音字对中兴趣区2的加工时间,表明语音在词汇识别的早期和晚期都起到了作用。以上两个实验表明词汇识别的视觉通路和语音通路是都存在的,具体走哪条通路取决于形音间的联系强度。基于以上两个实验,本研究支持双通道理论。本研究也启示我们在研究词汇识别问题时,考虑到词频、材料形音间的联系强度等因素时,研究结果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探讨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完美主义倾向与其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方法:以214名心理咨询师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使用《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APS-R)》、《心理咨询
研究目的:明确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肥胖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低氧训练过程中自由基代谢与胰岛素、瘦素敏感性的关系。  研究方法:6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203只,随机选25只普
团队有效性是团队研究的核心问题。多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团队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团队有效性模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McGrath提出的“输入-过程-输出(Input-Proc
为了探讨中学教师知识共享动机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自编《中学教师知识共享动机问卷》和《中学教师知识共享行为问卷》。通过初测对问卷进行了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