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激增。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在党和国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政策及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下,国内公民参与实践数量不断增多、形式不断创新。我国公民参与实践多由党和政府发动并组织,这种由政府主导或引导的公民参与被定义为公民有序参与。当前,发展公民有序参与的平台有很多,但媒体凭借其自身的传播优势、民主色彩等特质,对公民有序参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着重将目光锁定于发展较为成熟的电视媒体,以海口广播电视台问政节目《亮见》为案例,探讨电视媒体在构建公民有序参与平台时,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融合新媒体及其他传统媒体的优势,促进公民有序参与发展。《亮见》是基于电视媒体的公民有序参与的海口实践,本文以2014年-2016年13期节目为样本,对节目中公民参与的选题、主体、过程、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节目中公民参与的选题看,政府倡导且公民期望参与的领域多集中在与公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中。选题除受基于公民意愿的社会因素影响外,还受政府自我监督意愿及国家或地方的政策因素影响,多与当前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相关。此外,选题内容未受特殊限制,且相关议题讨论也展现了政府管理和公民参与之间的平衡。从节目中公民参与的主体及过程看,参与过程是公民与政府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从参与其中的公民的人员构成和话语权分配来看,人员构成代表性不足,话语权分配也不够平衡。从节目中公民参与的结果看,参与结果有反馈,每期节目曝光问题的整改情况都会在下一期《亮见》或另一档问政节目《椰城纠风热线》中播出。《亮见》让公民参与过程走上电视屏幕。传媒对舆论的传播和发酵提升了公民参与的热情;参与实践为公民参与积累了经验,提升了公民理性;公民与政府的互动沟通,不仅满足了公民诉求的表达,也有益于促进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能够合理、有效地实施,提升了治理的效果。但是,此种参与模式还存在着公民对参与过程认识不足、参与氛围紧张、参与代表性不足、话语分配不平衡等局限性。针对此种参与模式中公民有序参与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完善此种公民有序参与模式的对策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以后发展此种模式的公民有序参与提供建议和案例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