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中的环境伦理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xfengwu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马克·麦卡锡(1933—)是美国当代小说界的巨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以创作一系列以美墨边境为场景的西部小说赢得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麦卡锡的小说语言风格独特,主题思想深刻,被誉为海明威和福克纳的当代传人,并在近年来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评论界对麦卡锡的研究大多采用社会历史的视角,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其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对其中所展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较少。为数不多的一些对其小说中的自然书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研究则是流于表面现象的评述,未能进行深入探讨。而且,这些研究多是碎片化的,对麦卡锡个别作品的片面研究,缺少对其最具声誉的西部小说的整体化与系统化关注。本论文选取了麦卡锡的五部西部小说,采用整体关照和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所展现的人与自然、动物以及科学技术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从整体上系统考察麦卡锡西部小说中所展现的环境伦理关系。当代环境伦理哲学中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生物中心主义思想和动物权利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工业科技的批判为本论文提供了理论支持,弥补了单一的文学生态批评只关注自然的局限性。本论文旨在阐明,麦卡锡西部小说中所展现出的自然的沦落与动物的悲惨处境显示出了作者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工业科技的鞭挞,以及对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生物中心主义思想和动物权利思想的赞同。更为重要的是,本论文认为,国内诸多对其作品的生态解读都认为其作品通过颂扬主人公来体现生态环境意识,这其实是一种误读。麦卡锡西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也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牺牲品。本论文通过对麦卡锡西部小说中人与自然、动物以及科学技术的关系的分析,展示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科技至上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认识、征服、改造自然为人所用的思想已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被现代人潜移默化地接收,人类无法彻底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性。这是麦卡锡西部小说中自然、动物与人悲剧的根源。在结论部分,本论文结合麦卡锡的新作《路》对其西部小说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进行总结。笔者认为,麦卡锡的环境忧思在小说《路》中达到了顶峰。而且,与其西部小说中较隐晦的表达方式不同,麦卡锡在该小说中采用了环境启示录的书写方式警醒世人:现代科学技术无法根除环境危机,反而会加剧环境危机。若人类不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禁锢,实现从“自我意识”到“生态意识”的转变,最终必然导致人类自身和整个生态环境的毁灭。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首先回顾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和服务战略的相关理论。然后从服务战略的
韦努蒂在1995年出版的著作《译者的隐形》中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理论,主张译者在将弱势文化译入强势文化时采用异化翻译,带领读者靠近原作。相对于英美文化而言,中国文学处于弱
该研究采用切接方式将10组半木质化的优树香樟进行嫁接,分析不同香樟品系嫁接苗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嫁接后20d,不同品系香樟的砧木与接穗最易连接;永安优3#香樟优树品系
在中国当代的卡通插画艺术中很多艺术表现在商品包装中,尤其是生活当中的食品包装,在现代社会的快速消费引领下,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已经使人对于事物产生麻木心里,卡通作为一
采用LC—660S无触点速度计系统对湘潭电机厂制造的SF3102型电动轮自卸汽车运行性能(制动性和动力性)进行测试的方法和结果,以及笔者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Using LC-660S non
特许经营在我国蓬勃发展,因此而产生的纠纷不断。特许经营主体相互推脱民事责任,消费者求偿无门的问题严重。在分析特许经营的特征基础上,从保护消费者权益角度出发,提出特许
碳交易全称碳排放权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随着我国碳交易的快速发展,相关企业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相继加入碳交易市场。为帮
当前在我国的大学校园里,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各种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教育者和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近些年来,伴随着学生就业压力,社会环境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