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接受社区矫正的四名未成年犯案主为调查研究对象,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进行调查研究,笔者与矫正社工、案主一起参与到矫正工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理论,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了分析探讨与实务运用。对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工作是未成年人案主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本文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预防未成年犯再犯罪和顺利重返社会。本文共六部分内容。引言部分系统讲述了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第一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特点和原因。财产型犯罪、暴力犯罪、性犯罪是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主要三种类型,心智不成熟、不良家庭教育和社会不良影响等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潜在因素。第二章进一步指出在社区接受矫正的未成年犯的需求及面临的问题。“罪犯标签”的烙印、社会支持网络的边缘处境和社会功能的严重缺失使未成年犯在社区矫正中困境重重,满足案主需求和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矫正的当务之急。第三章提出了当前对未成年犯的矫正工作应秉承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采取接纳、平等、尊重、个别化、自决、保密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矫正工作提供了思想理念支持和质量保障。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了社会工作一般通用过程模式对四名未成年犯案主进行社会工作的实务介入。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尝试运用情感支持小组帮助未成年犯实现抗逆力恢复与提升,希望借助小组成员的力量,从而达到恢复与提升未成年犯案主抗逆力的目的,实践证明,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对未成年犯进行抗逆力的恢复对未成年犯成功矫正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使笔者获取了未成年犯抗逆力恢复的宝贵实践经验。第五章是总结与讨论部分。总结全文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新发现,提出了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