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二战结束之后全球经济格局的主导。国际社会在多边领域的贸易制度建设卓有成效,而在区域和双边领域也掀起了以自贸区为载体的浪潮。中国对外开放的时间不长,在参与全球贸易治理时的经验尚不足。对中国参与自贸区建设的绩效进行评估既有利于总结自贸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自贸区的制度建设、发挥自贸区机制,也有利于全面审视中国的FTA战略,为未来中国FTA战略的推进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择中国目前参与中最大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为对象进行了自贸区货物贸易绩效的评估。首先本文梳理了CAFTA建立的背景、过程和现状,同时回顾了中国和东盟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厘清自贸区建设和贸易发展的两条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49个国家的样本数据,使用“引力模型”对CAFTA的绩效进行了评估,认为CAFTA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同时,我们还得出中国参与的其它自贸区并未产生贸易创造效应的结论,CAFTA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中国参与的其它自贸区。通过前文的考察,本文进一步分析了 CAFTA存在的问题并就推进CAFTA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