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关联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方法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国民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时期,金融业通过资本的优化配置和资金的有效流动,必然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作为我国金融业核心产业的商业银行,其发展规模和效率将直接影响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的走向。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及金融深化改革的加速推进,商业银行的股改红利和政策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商业银行面临着复杂的新形势和多变的金融环境。因此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评价,无论是在学术理论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全面阐述商业银行的效率理论和总结国内外基于DEA方法对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相关方法和结论后,运用两阶段关联的DEA方法,分资金筹集和资金运营两个阶段对我国13家全国性上市商业银行在2007-2012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基于横截面的静态面板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效率动态分析的必要性,且通过构建两阶段关联的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总系统的效率进行了动态的研究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普遍偏低,且主要是由规模无效造成的;(2)国有四大行的效率普遍低于其他股份制银行;(3)商业银行在资金运营阶段的效率要高于资金筹集阶段的效率水平;(4)技术进步是拉升我国商业银行生产率水平的主要因素;(5)商业银行效率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但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多数学者从全国层面展开分析。本文以山东省银行业为研究对象,以27家商业银行2008-2012年相关经营指标的面板数
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金融生态的优劣关系着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与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和传统经济模式的
影子银行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源自传统银行业对利率市场化的诉求,而后成为了金融创新的代表性机制,并由于助推了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而广受关注。影子银行表现出的高
盈利能力衡量的是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利润的能力,投资者愿意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上市公司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期望上市公司在
尽管不少文献研究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但是几乎没有学者关注金融危机对他们家庭汇款行为的影响。本文使用2006-2010年湖北省枝江市农村劳动者迁徙调
2005年至2007年我国股市形势一片大好,进入牛市,很多企业和个人赚的是盆满盈钵。但是2007年下半年以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股市陷入熊市,至今依然处于疲软状态。2013年我国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次贷危机时期我国大陆货币市场、股票市场与境外市场之间联动效应的变化,对该问题的分析主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数量分析来进行。  本文共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浮动汇率制度的推行,汇率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成为各国学者和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加强汇率变动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对投资者资产配置、跨国公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确定中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目标后,毫无疑问中国的证券法律制度及监管体系将迎来一场大规模的变革。这场变革怎么进行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