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95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它意味着大部分的人将有1/3的时间在休闲中度过。大学生群体是一个休闲时间相对较多的群体,他们的休闲动机有什么特点,其休闲动机对其休闲满意度又有何影响,他们的休闲动机是否通过影响休闲满意度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这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尝试以结构方程模型的方式探讨休闲动机、休闲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问卷法,采用“休闲动机量表”,“休闲满意度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选取839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测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查了休闲动机、休闲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男女生在投入规范上存在差异,男生投入规范高于女生;不同生源的大学生在认同规范上存在差异,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有更高的认同规范;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无动机、外在规范与内在动机上差异性显著,其中大二学生有更高的无动机和外在规范,大四学生有更高的内在动机;文理科学生在投入规范和内在动机维度上差异性显著,理科学生有更高的投入规范和内在动机。(2)无动机和外在规范这两种动机型态与休闲满意度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而认同规范和内在动机与休闲满意度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投入规范除了在松弛层面和体能层面相关不显著以外,在休闲满意度的其他维度上呈显著正相关;休闲满意度的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都呈显著正相关;无动机、外在规范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而认同规范和内在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3)休闲动机的各维度对休闲满意度有重要影响。无动机和外在规范显著负向预测休闲满意度,投入规范、认同规范和内在动机可以正向预测休闲满意度;休闲满意度的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教育层面最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4)休闲动机影响主观幸福感是通过休闲满意度这个中介变量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