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肥和生物制剂对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395744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农作物,极易受病原菌侵染,其中土传病害随着重茬种植日益严重。近年来,化学防治病害所带来的问题突显,对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被人们所接受,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愈加受到重视。为探索新型有机肥、活性藻和生物菌剂对马铃薯促生防病的作用,本试验利用3种新型有机肥及4种生物制剂在田间研究了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和对马铃薯黑痣病、疮痂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同时以具有促生防病的碳聚谷氨酸有机肥为例研究了有机肥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100%天然海藻提取物“阿美滋”、活性藻生物肥“阿尔格”和碳聚谷氨酸有机肥“微蜜”能够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有效防控马铃薯土传病害,增加产量。其中碳聚谷氨酸有机肥“微蜜”250ml/667m2沟施+滴灌对马铃薯黑痣病、疮痂病和黑胫病的抑制作用最佳,抑制效果分别达到33.42%、66.67%和57.14%,增产13.69%~17.82%。2.生物制剂可以有效防控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增加产量。生物制剂卓润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最明显,防效达到32.37%~56.44%,且增产10.85%~31.48%,其中生物制剂卓润100ml/667m2沟施+滴灌处理的效果最好。3.施用碳聚谷氨酸有机肥“微蜜”对马铃薯根围土壤活性的研究表明,该有机肥可以提高根围土壤微生物量,降低pH值,提高酶活性,提高速效N、P、K含量,其中,施用两次的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苹果是当今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水果,但由于气候、苹果种植地理位置等原因,往往会受到各类逆境胁迫,以白粉病为代表的真菌侵染较为常见。白粉病对苹果的花、果实等均有影响,
微喷带通过在薄壁塑料软管壁上的孔群进行喷水灌溉,具有成本低,喷洒时流量大、抗堵塞性良好、易于田间铺设收取、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可进行水肥一体化,减少水分肥料浪费,应
高维数据的涌现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大量潜在资源,同时也对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数据的表达形式对信息的挖掘至关重要.目前传统的数据表达形式是向量,尽管其形式简单且易于操作,但往往难以全面刻画高维数据的复杂结构.相对而言,矩阵和张量作为向量的高阶推广,能够更好地保持数据内部信息,为高维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供了便利.特别是近年来,矩阵和张量的低秩逼近理论在高维数据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缺
目的:回顾性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的病历和住院费用资料,确定非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建立新的重症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数字资源储量直线上升。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献资源中心,同样不断致力于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并向广大读者普及数字资源,从而促进知识交流,实现服务均等
背景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HTLV-1)属于一种δ逆转录病毒,可以通过临床输血、毒品注射或性接触等途径传播。病毒感染后,HTLV-1可以感染多种固有免疫细胞并造成其功能损害,致使其成功逃脱免疫监视可长达二十余年。HTLV-1作为内源性抗原,主要由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递呈给T淋巴细胞识别并诱导免疫反应,因此
饮食可以显著影响生物体的健康。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在实验室条件下主要以大肠杆菌为食物来源,但是不同细菌饮食对线虫基本生理特性的影响还不完全清楚。本论文选用实验室中常见的四种饮食大肠杆菌(OP50、MG1655、HT115、HB101)来喂养线虫,观察其对线虫脂肪沉积、发育速率、生殖和寿命等的影响,并探究了与脂肪沉积相关的信号调控。研究发现,细菌饮食显
教材比较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比较研究的热门,本文选取了人教版与鲁教版函数内容作为研究对象.论文主体采用比较研究法、访谈法对教材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章节进行宏观和微观比较,采用定量分析法对习题进行量化分析.在宏观上,从章节分布、知识点含量、编排体系进行比较;在微观上,从章引言、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拓展阅读、章末小结、习题进行比较.得出了以下结论:宏观方面结论如下:(1)两版教材章节安排符合知识发展顺序
随着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动态生成”已成为高中历史教育界关注并大力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具备“动态生成”意识并且能够在历史课堂上贯穿这种教学理念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高中历史动态生成性教学可以通过探讨其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进而论述高中历史动态生成性教学的可行性及重要性。从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情境再现和记忆迁移等途径来进行实践。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量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枯竭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我们需要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并发展相应的储能设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