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症。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主要研究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板蓝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了综述。通过分析研究现状,制定本课题的研究方案。第二部分,研究板蓝根中的化学成分。采用70%醇提,大孔树脂分段,水洗脱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反相C-18、中压制备、液相制备等手段反复分离纯化得到单体,测定所得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若经化学资料库SciFinder或NMR微谱查询为已知化合物,则与文献值比对确认;若是尚未被发表过的新化合物,或属天然物之首次分离,则需二维核磁共振图谱、以及高分辨质谱加以辅助确认,来判定其结构。从板蓝根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鉴定了10个,分别为:5-甲氧基-8-羟基补骨脂素(化合物1)、肌肌醇(化合物2)、对羟基苯甲酸(化合物3)、尿嘧啶(化合物4)、琥珀酸(化合物5)、胡萝卜苷(化合物6)、靛蓝(化合物7)、异落叶松树脂醇(化合物8)、7S,8R,8R’-(+)-落叶松树脂醇-4,4’-双-O-p-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9)、p-谷甾醇(化合物10)。第三部分,以本课题组已分得的板蓝根化合物为基础,分析板蓝根中化合物主要骨架,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对主要化合物的波谱规律做了总结。第四部分,考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及单体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用大孔树脂和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板蓝根3个有效部位: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部位。3个化合物为靛蓝、异落叶松树脂醇、7S,8R,8R’-(+)-落叶松树脂醇-4,4’-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结合酶标仪,通过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Fe3+还原能力(FRAP)测定板蓝根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板蓝根颗粒组及各个提取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其中以总木脂素抗氧化效果最佳(DPPH IC50:160.6mg-L-1; FRAP0.75mmol·g-1);其次为板蓝根颗粒组(DPPH IC50:595.97mg-L-1; FRAP:0.12mmol·g-1);总有机酸,总生物碱部位效果较弱。单体以异落叶松树脂醇效果最好(DPPH IC50:24.29μM; FRAP:7.16mmol·g-1).测定了板蓝根中不同有效部位及3个单体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确定其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木脂素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