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农业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大力推动黑龙江省垦区农业企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水平,是实现高效农业、振兴垦区农业经济,增加垦区农民收入的必有之路。虽然黑龙江垦区农业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近些年来,垦区农业面临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要适应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本研究以黑龙江垦区农业为研究对象,研究黑龙江垦区农业企业化经营发展的历程及其发展规律,并分析了垦区农业企业化经营发展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并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如何促进黑龙江垦区农业企业化经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本文首先从最基本的农业企业化经营概念理论出发,阐述了关于农业企业化经营的一些相关理论,接着对黑龙江垦区农业企业化经营现状进行分析阐述,继而对黑龙江垦区农业企业化经营水平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垦区农业企业化经营总体发展水平相比较,得出一些结论,黑龙江垦区农业企业化经营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对黑龙江垦区农业企业化经营发展水平测评是运用的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农业企业化经营发展因素分析,影响农业企业化经营发展的因素分为三大类,即农业外部因素,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的效果,并对影响这一因素的逐一分类,根据这些分类因素建立企业化经营发展水平模型,进行整体测评,然后对全国垦区企业化经营水平按同样方法进行测评,并与之相比较。最后,为了加快垦区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加大政府对提高农业企业科技水平的支持力度、改善农业企业企业化经营发展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比如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完善农业服务功能,加速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入现代农业企业经营模式,加速农业流转机制等。此论文关于黑龙江垦区进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发展的研究,理论意义是农业产业化理论后又一次理论性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它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农业企业化经营规模的扩大,能最大限度的分摊固定设备和采用科学技术的成本费用,直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农业风险,增加垦区农民收入等。这与2010年党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农业基层组织建设等关于农业建设的精髓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