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岐岩类是一套特殊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特殊地球化学特征的岩石。赞岐岩最早是指发现于日本中新世的一种黑色玻璃质火山岩,后来被应用于太古代地球化学上类似前者的侵入岩。赞岐岩现代出露很少,而在太古代却较为常见,集中分布于3.0Ga以后。太古代赞岐岩类通常在构造演化的晚期阶段形成,体积较小,普遍认为与古俯冲带有关。因此,赞岐岩类的出现可能标志着类似板块构造机制的存在。通过对冀西北怀安县瓦窑口、尚义县西梁、宣化县双庙和天镇县瓦夭口出露的赞岐岩类岩石进行野外考察和系统采样,运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RF和ICP-MS对赞岐岩类岩石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和结构、全岩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几点认识:(一)冀西北地区出露的太古代类似赞岐岩的侵入岩可以分为两类:(1)闪长岩、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以侵入体的形式产出,变质程度达到角闪岩相;(2)辉长岩,以岩墙的形式产出,变质程度也达到角闪岩相,但保留了辉长辉绿结构。(二)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岩矿物组合是斜长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角闪石+石英+黑云母+磁铁矿+钛铁矿,辉长岩矿物组合是斜长石+单斜辉石+紫苏辉石+磁铁矿+钛铁矿。矿物化学研究显示:(1)闪长岩中的斜长石An在41~43之间,属于高中长石,辉长岩中的斜长石An在50~54之间,属于高拉长石;(2)闪长岩中的普通辉石的Wo=45、En=31.5~3、Fs=19.7~21.4,斜方辉石属于低铝紫苏辉石,其Al2O3=0.77wt%;辉长岩中的普通辉石的Wo=34.8~44.2、Fs=32.5~43.5、En=19.9~21,斜方辉石属于低铝紫苏辉石,Al2O3=1.38wt%。这些岩石中的斜长石与紫苏辉石都具有幔源岩浆成因的特点。(三)冀西北地区出露类赞岐岩的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为:SiO2的范围在46wt%-69wt%之间变化,微量元素主要以Cr、Ni、Sr、Ba较富集,存在轻微Eu负异常或没有负异常以及较高的HREE,具有明显的壳幔混染特点。与典型的赞岐岩对比,初步确定冀西北研究区内所出露的这套侵入岩属于赞岐岩类。(四)冀西北地区赞岐岩类既包括中酸性的赞岐岩又包括基性的赞岐岩,从花岗闪长岩到二长岩再到辉长岩,构成一个赞岐岩系列。从构造-岩浆演化角度来看,其演化顺序具有从酸性向基性的趋势。推断赞岐岩可能是洋壳俯冲天折后来自幔源的熔体上升引起下地壳物质融化,源区受到俯冲滑片及其熔体的交代作用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