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建筑——当代西方建筑空间理论发展及相关领域比较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5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福柯的观点,当今人类身处一个空间化的时代。可是人们对于空间的认识,特别是在社会文化的不同领域,差异巨大。论文从哲学角度,按照实体论、关系论和属性论三条线索出发,把空间概念加以整理,归纳为四种解读:一是实体空间,二是场所空间,三是空间性,四是社会化空间。不同的空间概念,体现出对空间不同的理解。 同时,建筑、小说和电影,被认为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代表,四种不同的空间概念在这三个领域里各有体现。论文将空间概念作为一个比较的平台,把建筑空间与小说空间、电影空间相互比较和借鉴。结合哲学与科学领域的发展,围绕建筑空间这一核心对象,从空间概念出发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从而实现论文研究的目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建筑空间概念体系;进行跨学科空间理论的比较研究;为建筑空间创新寻找新的源泉。 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就国内外建筑空间概念的起源、学术背景和研究动态作了简要概述,阐明论文研究方法、意义和架构。第二章讨论空间理论的沿革,将哲学、建筑以及小说,电影空间理论发展作了回顾,同时以哲学为基础,总结四个不同倾向的空间概念。第三章从本体论的角度,以“几何广延、连续背景”以及“场所”这两种空间观念为出发点,把建筑空间里分为围合的空间、连续的空间和体现为场所的空间本体三方面展开讨论。第四章关于空间的认识论,从“空间性”即人们的空间意识和。社会空间”的角度,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展开人们对建筑空间认知的研究。第五章是空间生成的方法论研究:哲学领域有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学说和德勒兹的“根茎”学说;小说空间的创造总结了四种方法:游戏,梦,思想和时间向空间的转换;构建电影空间则可以通过建立叙事空间,长镜头和纵深调度,空镜头与场景,蒙太奇的四种方式去实现;结合以上跨学科的空间研究,论文在建筑空间的创造提出了七种方法:解放剖面,深度表皮,场所和情境,空间与城市,从图解到设计模型,蒙太奇和批判的思考。第六章是结语,论文指出研究建筑空间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尤其是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将对建筑理论的完善和设计方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研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空间概念是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建筑空间的创新具有无限的可能。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期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那该如何改革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呢
新农村建设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当前徽州新农村建设的前期策划处于相对空白的状况,这直接导致了其建设过程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徽州新农村的策划研究是一个
通过研究资源约束与环境承载力问题,找到有效途径,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关注和研究地区发展
应对气候是建筑最基本的任务之一,随着人工环境控制技术的进步,人们更多的依赖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机械设备来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造成了大量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研究应对气候
随着动态城市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促使大量的现存建筑失去原有的附属功能,而被废弃停用,大量的改造项目如雨后春笋。如何在固定的既有的结构体系中打造丰富多样的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商业建筑日新月异的变化,规模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丰富,流线越来越复杂,消费人群也越来越多,这些变化使得商业建筑的内部安全隐患问题更加突出,加大了商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如果我们的建筑文化没有自强意识,就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自信和经济自信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开发的主题公园逐步成为各大城市提升旅游潜力,强化文化形象,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大量历史文化资源在时间的沙汰中
论文在面向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下,建立了一个量化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市的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对今后上海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进行了预测,还将上海与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发展过程中的大学校园面临了规模、功能、学生、文化等多方面的矛盾,在改造老校区的同时圈地建设新校区便成为许多高等学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