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仪的热特性分析及热控设计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fdwer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热成像仪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对于安防用红外热成像仪,由于其常年工作在室外,环境温度的扰动将对引起其内部红外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发生变化。因此,需要研究红外热成像仪在环境温度与其内部热源叠加时其内部的温度场的分布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光机元件的热变形及热应力对红外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为红外热成像仪设计相应的热控措施,对提高红外热成像仪的工作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利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对处于各环境温度场下的红外热成像仪整机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红外热成像仪整机有限元模型,并利用热分析软件ANSYS ICEPAK分析得到了红外热成像仪在各环境温度下的温度分布。利用分析得到的结果,在ANSYS WORKBENCH中对红外热成像仪进行了热—结构耦合分析,分析得到了红外热成像仪在非均匀温度场下光机元件的热变形及热应力,以及光学系统中镜片中心厚度、镜片间隔的变化。其次,为了分析红外镜头中镜片面形的变化对红外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利用Zernike多项式作为有限元软件与光学软件的接口。在有限元分析结果中提取了镜面节点数据,通过Zernike多项式拟合得到了前37项Zernike系数。最后,将得到的镜片中心厚度、间隔变化以及各面的Zernike系数带入到光学设计软件ZEMAX中对红外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成像质量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对红外热像仪进行了热控设计,保证了红外热成像仪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内部的温度。为了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红外光热成像仪进行了整机高低温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仪在高低温情况下的成像质量与仿真分析得到的结果相一致,证明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腰椎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予推拿手法治疗,每周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个
介绍了甘薯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甘薯产量的气象条件。根据甘薯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将15℃初日~10℃终日之间的间隔日数作为浮梁县甘薯种植的区划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适度设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在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把控好设计的“度”实属不易,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多层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风景
随着纳米技术以及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大量纳米粒子被释放进入水环境,从而对人体健康和水生生物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关于纳米材料对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影响的研究还很有限,本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以适应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样,提高大学生党员群众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核心素养的新理念和新目标。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学美术教师的主阵地,需要充分重视核心素养,并以其为引领,带动多个教学环节的
本研究以宝象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2010年5月-2011年12月间降雨事件河道径流与流域内径流模拟水样进行沉降试验,考查了河道径流污染物含量特征,分析了河道径流污染物与径流
动车组运行时,接触网网压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为使动车组在接触网网压波动范围内实现在0~250km/h范围内任意速度下稳定运行而引入了一种恒速控制策略。此恒速控制策略通过牵
<正> 医圣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冶理论、临床于一炉,不仅创立了理、法、方、药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而且首创了一套因人、因病、因药制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工业和居民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的污染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