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L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等离子体渗氮与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m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ISI316L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生物相容性、较高的韧塑性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AISI 316L不锈钢的耐磨性能差,硬度低,严重影响了其在有摩擦磨损工况中的使用,而且由于其基体结构为奥氏体,无法用传统的淬火、调质、相变强化等技术进行硬化处理,影响了不锈钢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限制了材料性能的发挥。低温等离子渗氮利用辉光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高速的氮、氢正离子对工件表面进行轰击,将活性氮原子渗入材料表面,是强化奥氏体钢表面性能的一种技术,属于化学热处理技术。渗入材料中的氮与基体中的Fe等元素形成氮化物,氮化物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弥散度以及硬度,进而将材料的力学性能大幅提高。本论文采用低温等离子渗氮技术对AISI316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处理,研究比表面积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低温辉光等离子渗氮层组织和耐磨性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80℃低温辉光等离子渗氮处理12h后,AISI316L不锈钢试样表层获得了渗氮层,结合金相及EPMA分析,外径相同的圆环,当比表面积为0.3cm2kg-1时,试样渗氮后渗氮层中N元素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富集,其N元素表面最多,越靠近基体,N元素含量越低,呈递减分布,渗氮层中Cr元素呈现递减分布,但没有N元素递减那么陡峭。当比表面积增大到0.7cm2kg-1时,渗层厚度相比比表面积0.3cm2kg-1试样厚13μm,且有很明显的析出物,N元素的分布不均匀,在硬质相中N元素的分布很少,反而有明显的Fe元素富集,富集区域呈现团簇状,低温辉光等离子渗氮处理12h后,低温渗氮后试样硬度分别为1015 HV0.05、1080 HV0.05、1176HV0.05,提高了316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度,渗氮试样硬度相比未渗氮试样提高了45倍,AISI316L奥氏体不锈钢试样比表面积越大,渗氮层越厚,表面硬度越高,摩擦系数越低,耐磨性越好,比磨损率越小;AISI316L基体的点蚀电位为-0.4115VSCE,对应的腐蚀电流为3.196×10-6A/cm2,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加,低温渗氮处理后试样点蚀电位分别降低为-0.4683VSCE、-0.4532VSCE、-0.4272VSCE,对应的腐蚀电流分别为6.656×10-6 A/cm2、5.534×10-6 A/cm2、3.773×10-6 A/cm2,低温渗氮处理后点蚀电位相比AISI316L基体略有下降,但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相同工艺条件下,试样比表面积越大,渗氮层析出物越多,点蚀电位越低,腐蚀电流越大,耐蚀性越差。经相同工艺对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等离子渗氮处理12h后,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试样表层获得了双渗氮层;AISI 304L渗氮后渗层最厚,表面硬度最高,其所对应的摩擦系数最小,摩擦系数在0.75左右,AISI 316L渗氮渗层及表面硬度相比AISI 304L较低,其渗层所对应的摩擦系数较AISI 304L渗层的摩擦系数较大,摩擦系数在0.82左右,AISI 321渗氮渗层最薄,表面硬度最小,其所对应的摩擦系数最大,摩擦系数在0.96左右;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渗氮后,点蚀电位和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基体维持在同一水平,点蚀电位在-0.4115V左右,AISI304L渗氮后试样腐蚀电流为8.522×10-7A/cm2,腐蚀电流相比AISI304L基体减小了一个数量级,AISI316L渗氮后试样腐蚀电流为3.165×10-6 A/cm2,AISI321渗氮后试样腐蚀电流为3.441×10-6A/cm2,与基体相差不大。
其他文献
在1940年的秋天,S.M.Ulam在数学专题会上进行了精彩地演讲,他在演讲中讨论了一些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有以下关于同态稳定性的问题:令(G1,·)为一个群且(G2,·)是距离为d(·
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Y2O3稳定ZrO2(YSZ)热障涂层因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导热率低以及高温稳定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
选择性剪切(Alternative Splicing,AS)是高等生物调节基因表达和产生蛋白质组多样性的重要机制,是造成高等生物产生多样化蛋白质以及复杂化转录本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信号转导、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过程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选择性剪切广泛的参与了高等生物对生物胁迫或非生物胁迫逆境的转录调控过程中,为生物提供了一条迅速应环境变化的及时有效的调控方案。本研究基于数据库中大量已测
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VRP)始终是运筹管理学和模型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是针对于在既定约束条件下的车辆最佳运行路径进行研究。而基于VRP的基本框架,物流运输中存在诸多生产经营和实际运作的具体问题,包括交通路况、车辆行驶时间、能源消耗等,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人们构建高质量的VRP模型并研究相关算法用以求解模型,这对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以及降低成本和环境污
普光气田是当前中国最大的高含硫气田,气田及周边植物中硫的跟踪监测对于保障气田及周边生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常用的植物硫监测技术存在析时间长、分析过程不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跨度桥梁的架设,钢结构桥梁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随着桥梁用钢的强度和耐蚀性能的不断提高,焊接接头由于残余应力、夹杂、化学成分和微观组织的不均
甲苯、对二甲苯作为重要的化学工业上游原料,在我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于近年来石化工业的蓬勃发展,苯的产能逐年增加,市场供需状况相对宽松;另外,随着我国煤化工的迅速发展,煤制甲醇的产能大幅增加,甲醇出现了严重过剩的局面。因此,采用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生产附加值较高的甲苯和对二甲苯,对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苯和甲醇烷基化的工艺开发和催化剂研究还不成熟,存在几个关键的难点制约了苯和
目的:分析黄花蒿花粉对人鼻黏膜上皮细胞株(Human Nasal Mucosa Epithelial Cells,HNEpC)紧密连接的影响作用,明确黄花蒿花粉对HNEpC细胞膜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及定位改变的影响,及其与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的关系,找到黄花蒿花粉诱发和加重变应性鼻炎的可能作用机制,为未来临床预防和治疗花粉致敏的变应性疾病提供新的靶点和治疗途径。方法:
除了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粮食问题之外,水资源短缺和能源危机也是两个主要的全球性问题。开发环保、高效的海水淡化技术和能源转换/存储系统至关重要。针对这一目标,我们主要
新疆野核桃是我国珍稀的野生植物资源,是栽培核桃的直系祖先,它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巩留县野核桃沟自然保护区。本文以12种类型的新疆野核桃为研究对象,以4个品种的栽培核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