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围场县北沟营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分结构和生物量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到结论如下: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直径、树高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显示:(1)在直径分布中,17a~43a落叶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拟合均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研究落叶松人工林的最佳分布,随着林龄的增加,正态分布的理论频数峰值逐渐降低,径阶分布范围逐渐增大,峰值向大径级位置偏移,直径的曲线离散程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林龄不同密度的林分中,随着林分密度增加,直径分布曲线的峰值逐渐减小。直径分布曲线逐渐向小径阶方向(左)偏移,林分的平均胸径逐渐减小。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随着林龄的增加,直径分布曲线的峰值逐渐增大,直径分布曲线整体逐渐向大径阶方向偏移,林分的平均胸径逐渐增大。(2)在树高结构分布研究中,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树高平均值整体呈增大趋势,树高分布的极小值和极大值也逐渐增大,分布范围由17 a至30 a逐渐增大,在30 a至43 a逐渐减小,树高在25 a至30 a生长较快,30 a林分中树高生长分布较为离散。随着树高级的增加,林木的平均高也逐渐增大,近似线性分布。对华北落叶松林分各个径阶的平均树高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R2在0.9041~0.9925之间,拟合效果较好。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研究,结果显示:(1)选取二次函数模型最适合落叶松生物量生长模型,最优模型为:W干=2???312.0648.2067.65 DD、W枝=26DHDH)(10868.4024.0701.0?????、W叶=2210673.6479.0205.2 DD?????、W皮=2282HDHD)(10998.7004.0536.3?????、W总=2???558.0486.0846.53 DD(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处于43年的落叶松林分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最大,达到了156.01t/ha,17年~43年落叶松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共增长了128.99t/ha,年平均增长量为4.78t/ha A-1,干、枝、叶、皮的总增长量分别为92.78t/ha、21.43t/ha、2.93t/ha、11.85t/ha。随着林龄的增加,树枝、树叶、树皮的生物量增长幅度相对较小,树干的生物量增长幅度最大,且树干生物量与其他器官生物量增长幅度差距逐渐变大,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3)各组分生物量比重关系为:树干>树枝>树皮>树叶,树干生物量比重随着林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处于明显优势地位;树枝的生物量比重随林龄的增加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树叶的生物量比重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小;树皮生物量比重整体变化幅度很小且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