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公共卫生危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已经得到有效的遏制。但与此同时,全球各地频发由“未知病毒”引发的新型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国际关注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比如: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疫情)、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等。中老年人是COVID-19和SARS的易感人群之一,因此疫情冲击对于中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而言,其影响可能更为深远,如何减轻疫情对中老年人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对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时,我国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危机,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认知能力是中老年健康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功能的损害以及由此导致的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和照料负担,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因此如何保存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一环。本文正是基于新冠疫情和人口老龄化双重背景下,从健康人力资本视角出发,探讨个人和政府应对疫情的经历对其健康行为和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并由此可能带来的健康效应。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关注的是疫情经历的长期健康效应,认知健康是反映中老年人长期健康状况的较好指标之一,所以本文从健康人力资本中认知健康视角出发,探究疫情经历的健康效应。为此本文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即:公共卫生危机对于中老年人认知健康是否存在影响?从个人健康行为视角来看,公共卫生危机对健康行为有怎样的影响?从政府卫生服务视角来看,公共卫生危机对医疗资源供给有怎样的影响?上述三个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环环相扣。根据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理论框架,利用与2019年新冠疫情相似的2003年SARS疫情冲击,探讨公共卫生危机对中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影响和异质性。并从个人和政府视角出发,分别从健康行为、卫生服务两方面,详细探讨其影响机制,最后提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减轻公共卫生危机对中老年人健康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的复苏和健康老龄化提供科学的政策启示。本文总共七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第二、三章为本文实证分析基础,分别为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框架分析,第四章从认知健康视角,利用SARS疫情冲击,详细考察了公共卫生危机对中老年人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第五章从个人健康行为视角,利用SARS疫情冲击,考察公共卫生危机对健康行为的影响,第六章从政府卫生服务视角,利用SARS疫情冲击,考察公共卫生危机对医疗资源供给的影响,第七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具体来说:在第二章中,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的若干文献,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这些文献与健康和公共卫生危机两大主题密切相关,包括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外生冲击(包括经济事件冲击和不利健康冲击)的健康效用、公共卫生危机的健康效应和公共卫生危机健康效应的影响机制等等。通过对上述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以体现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第三章为SARS疫情介绍和理论框架分析,主要介绍2003年SARS疫情状况,同时基于创伤后成长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得到若干待检验的理论假说,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石。第四章为公共卫生危机与中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实证研究。从认知健康视角出发,利用社区层面的SARS疫情冲击,使用2011-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生长曲线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等模型或方法,探究公共卫生危机对于中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影响,并基于城乡、性别和年龄三个维度考察公共卫生危机对于中老年人认知健康影响的异质性。第五章为公共卫生危机与健康行为的实证研究。从个人行为视角出发,利用城市层面的SARS疫情冲击,使用1998-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事件分析法,探究公共卫生危机对健康行为的影响以及动态变化趋势,以深入探讨公共卫生危机对中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影响机制,并从教育、年龄和性别三个维度考察公共卫生危机对于健康行为影响的异质性。从而厘清公共卫生危机下,个人应对疫情影响的机理。第六章为公共卫生危机与医疗资源供给的实证研究。从政府卫生服务视角,利用城市层面的SARS疫情冲击,使用1999-2009年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公共卫生危机对医疗资源供给的影响,以深入探讨公共卫生危机对中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影响机制,并从区域、城镇化两个维度考察公共卫生危机对于医疗资源供给影响的异质性。从而厘清公共卫生危机下,政府应对疫情影响的机理。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首先,在认知健康方面,暴露于SARS社区疫情中的中老年人的认知评分显著高于未暴露于SARS社区疫情的中老年人,即从社区层面而言,公共卫生危机对于中老年人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具体而言,暴露于社区SARS疫情中的中老年人的记忆力评分显著高于未暴露于社区SARS疫情中的中老年人,但是在智力完整性上并无显著差异。以上影响直至2015年仍存在,即具有长期影响趋势。并且社区SARS疫情冲击对中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异质性:相比于居住在农村的中老年人,居住在城镇的中老年人受SARS疫情冲击,其对认知能力的正面影响更大;相比于中老年男性,中老年女性受到的正面影响更大;相对于45-60岁群体,65岁以上的老年人收到的正面影响更大,当然这可能是因为认知能力的差异在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才会展现出较大差异,即SARS疫情冲击对中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通过累计效应,最终在老年期(60岁以后)呈现出来。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SARS疫情冲击促使社交互动的增加,是SARS疫情冲击影响中老年人认知健康的重要途径。扩展分析的结果表明,社区发生的其它大规模的传染病冲击对中老年人认知健康也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其次,在健康行为方面,城市层面的SARS疫情冲击显著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家庭保健和锻炼支出。即公共卫生危机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健康意识,并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健康行为。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相比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高的城镇居民受SARS疫情冲击,对其健康行为的正面影响更大;相比于其他/她年龄群体,SARS疫情冲击对45-60岁群体的健康行为影响更大;另外,SARS疫情冲击对健康行为的影响在性别上也存在异质性,相比于女性,男性受SARS疫情冲击,不仅增加了家庭保健支出,也会增加家庭锻炼支出,但是女性仅增加家庭保健支出。以上关于健康行为的分析表明,SARS疫情冲击促使健康行为的改善是SARS疫情对中老年人认知健康产生长期正面影响的影响机制之一。最后,在政府卫生服务方面,城市层面的SARS疫情冲击显著增加了城市医疗资源供给,即公共卫生危机提升了城市医疗资源的供给。具体而言,城市层面的SARS疫情冲击显著增加医院人均床位数,但是对人均医生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相比于中部的城市,东部和西部城市医院的人均床位数受SARS疫情冲击后,增长更快;相比于对于东部和西部城市,中部城市的人均医生数受SARS疫情冲击后,增长更快。由此可知,在面对SARS疫情时,东部和西部城市通过增加医院床位资源供给来应对疫情,而中部城市则通过增加医护资源供给来应对疫情。另外,相比于城镇化程度低的城市,SARS疫情对城镇化程度高的城市的医疗资源供给影响更大。以上关于医疗资源供给的分析表明,SARS疫情促使政府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外在表现即为医疗资源供给的增加,是SARS疫情对中老年人认知健康产生长期正面影响的影响机制之一。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共卫生危机对中老年幸存者认知能力、健康行为和政府的卫生服务能力具有正面影响,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并不意味着公共卫生危机是一件造福人类的事件,公共卫生危机造成的生命健康和经济损失仍难以估量。面对公共卫生危机时,本文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尽可能的拯救生命,减少健康和经济损失,并尽可能放大公共卫生危机可能带来的益处,比如:民众健康意识的觉醒、健康行为的改善和政府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等等,以减轻公共卫生危机对民众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