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散和自体血清对犬角膜溃疡的疗效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球碱烧伤是小动物临床上常见的眼科急症,但目前临床对于角膜溃疡的诊疗经验还比较缺乏。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快捷、疗效明显的小动物角膜溃疡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论文试验中,通过结合中西医治疗角膜溃疡的不同方法,比较结膜瓣遮盖术后不同的辅助治疗对于角膜溃疡的修复效果,期望为宠物眼科中兽药的研发提供经验,与寻找到一个效果显著的宠物角膜溃疡治疗方法。本试验通过碱烧伤法,对9只贵宾犬建立角膜溃疡模型,并使用荧光色素染色法评估模型建立成功。建模后,进行犬深层角膜溃疡结膜瓣覆盖,手术结束后经检查无角膜穿孔情况,亦无结膜瓣遮盖面积不足现象,说明结膜瓣遮盖成功。术后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3只实验犬,试验用眼6只,分别为A组:结膜瓣遮盖术组;B组:结膜瓣遮盖术配合自体血清治疗组;C组:结膜瓣遮盖术配合自体血清和拨云散治疗组。A组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眼球,不使用药物辅助治疗;B组,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眼球后,使用自体血清进行辅助治疗;C组,每天使用生理盐水清洁眼球后,使用自体血清与拨云散进行辅助治疗。试验期间35天内,持续每天观测三个组实验犬的全身健康状况如体温、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理指标;每7天对实验犬进行眼科检查,所进行的眼科检查主要为视力测验、眼压测量与泪液测量,其中视力测验包括迷宫法和抛物法;每7天观测眼球的变化如角膜的血管是否增生、透光情况、颜色变化等,根据角膜浑浊度评分标准对角膜浑浊度进行评分;每7天收集实验犬的眼房水测量MMP-1、MMP-2、MMP-9、IL-1、IL-8的含量,并做血液白细胞检测。试验结果显示:与A、B组相比,C组在治疗14天后,显著升高眼压水平(P<0.05),在28天时恢复正常水平;与A组相比,C组在治疗14天后,显著升高泪液分泌(P<0.05);在抛物法与迷宫法检查视力中,与A、B组相比,C组在治疗14天后出现较高得分,且28天时恢复正常水平,差异显著(P<0.05);与A、B组相比,C组角膜混浊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角膜恢复较快;与A、B组相比,C组显著降低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显著降低犬眼房水中MMP-1、MMP-2、MMP-9、IL-1、IL-8的含量(P<0.05)。试验结果表明,结膜瓣遮盖术配合自体血清和拨云散治疗,有效恢复正常眼压水平,逆转干眼症的趋势,抑制角膜的炎症反应,改善角膜状态,进一步降低了基质金属蛋白酶酶原的激活,达到促进角膜基质细胞外胶原纤维稳定、促进角膜溃疡修复、抑制角膜溃疡加剧的作用。同时有效提高患犬视力,有助于结膜瓣的透化,加速角膜溃疡的修复。拨云散配合自体血清在角膜溃疡中有显著的辅助作用,中西结合治疗犬角膜溃疡疗效显著且有极大的意义,为宠物眼科中兽药的研发提供经验,是一种疗效显著且方便治疗犬角膜溃疡的方法。
其他文献
肥胖已成为当今世界急需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它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代谢障碍性疾病。茶叶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内含成分丰富,其药用价值、饮用价值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英红九号茶树品种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56年从引种的云南大叶群体种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广,英德市是其主要种植区。本论文以英红九号鲜叶为原料加工制成绿茶、黄茶、白茶、红茶、生普茶和乌龙茶,在动物和细胞水平上研究六种茶类
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简称“亚非稻”)种间存在严重的杂种不育,极大地限制了其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亚非稻种间杂种不育是由多个位点控制的,其中S1座位是一个同时控制雌雄配子育性的主效位点。本课题组近期研究表明,该位点介导的杂种不育是由非洲稻型S1座位中三个连锁基因(S1TPR,S1A4和S1A6)所组成的杀手系统在孢子母细胞中释放的不育信号引起的。同时,S1TPR能在配子细胞中抑制不育效应,从而具有保
针对传统的柑橘叶片叶绿素真实值含量检测方法耗时费力、操作繁琐且损伤叶片等弊端和传统叶绿素光谱反演模型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深度迁移网络柑橘叶片叶绿素反演模型,并对比多种特征提取方法与传统模型,优化基于高光谱的柑橘叶片叶绿素反演模型。以甜橙作为试验品种,分别在柑橘的萌芽期、稳果期、壮果促梢期、采果期采集健康叶片,使用ASD Field Spec 3光谱仪测定样本的光谱反射率
‘巴厘’是我国菠萝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80%以上,但是该品种菠萝采后极易发生黑心病,严重影响货架期和商品价值,经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制约了菠萝产业的发展。开展菠萝黑心病发病机理研究有助于控制黑心病技术的研发。本研究基于代谢组学研究手段,结合基因表达分析,研究了绿熟菠萝和完熟菠萝在黑心病发生过程中代谢组的异同,旨在找出黑心病发病过程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靶定关键代谢通路并探讨其与菠萝黑心病的关系
马铃薯是重要的主粮作之一。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所产生的活性氧簇(ROS)严重危害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谷胱甘肽(GSH)在植物抗ROS的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GSH1)和谷胱甘肽合成酶(GSH2)是催化植物体内GSH合成的关键酶。基于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本论文对马铃薯StGSH1和StGSH2蛋白进行了理化性质及结构预测;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对StGSH1和StGSH2蛋
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玉米(Zea mays)(Bt玉米)是全球商品化程度最快的抗虫转基因作物之一。Bt玉米秸秆还田释放的Bt蛋白可能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模拟两个Bt玉米(5422Bt1和5422CBCL)和同源常规玉米5422秸秆连续5次还田实验,分析了Bt玉米秸秆连续还田过程中Bt蛋白的降解动态,建立了Bt蛋白降解的模拟模型,对比了Bt玉米
炭疽病是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病原菌的侵染会造成叶片出现“麻点”,影响菜心外观品质,降低其经济价值。经过多年的调查与检测,导致菜心炭疽病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为希金斯刺盘孢(Colletotrichum higginsiamum)。植物醛酮还原酶超家族(Aldo-keto redu
本文主要研究了Novikov方程、带立方可积Camassa-Holm方程以及三分支可积Camassa-Holm系统这三个可积系统解的性质.这些方程与经典的Camassa-Holm有着十分相似的结构,但也有着各自新的特点.我们首先构造了一个正则性较低的空间,再利用流(flow)的技巧构造了三个系统的唯一解,并研究了解的弱连续依赖性(定义见1.2);进一步地,通过先验估计来说明了解的正则性(即最高阶导
草酸(C2H2O4)又称乙二酸,是最简单的二元酸,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在体内以不可溶性及可溶性形式存在。研究表明,植物草酸目前主要由以下3条途径合成,乙醛酸/乙醇酸途径、抗坏血酸途径和草酰乙酸途径。最初,草酸被认为是植物中一种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代谢终产物。随着人们对草酸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它还可被进一步代谢降解。植物中草酸主要由3条途径进行分解,即乙酰化、氧化和脱羧。早期的研究认为草酸是对植物有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在全球约有1500余种。作为中国传统中药,石斛具有免疫调节和降血糖等多种功效,但不同种石斛间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别。研究发现石斛属植物含有多糖、生物碱、菲类等有效成分,还有一种特有的生物碱-石斛碱,而多糖和生物碱是石斛中的重要成分,决定着药用石斛的品质和药效。目前对于石斛属植物多糖和生物碱的合成途径及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