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β-Ga2O3材料的光电探测器及相关器件的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电探测器作为人类探索世界感知世界的“千里眼”,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例如导弹告警、火灾探测、医疗卫生和能源探测等方面。β-Ga2O3材料是一种直接带隙的III-VI族宽带隙氧化物半导体,超宽的禁带宽度约为4.9e V。这给β-Ga2O3材料带来了高达8 MV/cm的击穿场强、比Ga N材料大4倍的巴利加优值和优异的日盲紫外波段响应特性,同时还具有非常优秀的热稳定性和抗辐射能力。这些特点让β-Ga2O3材料近些年在日盲紫外探测领域和高压高功率电力电子领域中异军突起,成为新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中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宽禁带半导体未来的四大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基于β-Ga2O3材料的光电探测器及其相关器件的研究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基于垂直型β-Ga2O3纳米线阵列和β-Ga2O3薄膜构筑了β-Ga2O3基异质结型紫外光电探测器及相关器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探索了热氧化法制备垂直型β-Ga2O3纳米线阵列的条件窗口,首次实现了垂直β-Ga2O3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并构筑了石墨烯/垂直β-Ga2O3纳米线阵列异质结日盲紫外探测器。通过设置氧化温度梯度和氧化时间梯度,来得出制备垂直型β-Ga2O3纳米线阵列的最佳条件窗口。结合具有优异光学和电学特性的石墨烯,作为透明导电薄膜,与β-Ga2O3构成石墨烯/β-Ga2O3纳米线异质结,实现了高性能的石墨烯/垂直型β-Ga2O3纳米线日盲紫外探测器,并通过能带结构诠释了异质结的工作原理。测试结果表明,探测器在258 nm波长处有强响应峰,光响应度达到185 m A/W,258 nm处的光响应度和365nm处的光响应度比值达到3×10~4,表现出优异的光响应能力和抗噪声能力,同时分别为9 ms和8 ms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说明探测器具有优异的响应速度和周期性。(2)通过控制热氧化进程制备了垂直型β-Ga2O3/Ga N复合纳米线阵列,提出Ga N纳米线的热氧化模型,实现了垂直型β-Ga2O3/Ga N复合纳米线阵列高性能宽波段紫外探测。针对Ga N纳米线的氧化过程,提出合理的氧化模型来分析Ga N纳米线从完美单晶到“多晶状”结构β-Ga2O3/Ga N复合纳米线这一转变过程的内部机理,通过改变热氧化过程中的氧化气氛和氧化时间控制Ga N纳米线的氧化进程,首次实现垂直型β-Ga2O3/Ga N复合纳米线阵列及其相关探测器的制备。利用β-Ga2O3/Ga N异质结中低的导带势垒和高的价带势垒产生大的光生增益,使得探测器在278 nm到366 nm紫外波段内光响应度超过550 A/W和光探测率超过3.34×1013 cm·Hz1/2·W-1,实现了具有优异性能的宽波段紫外探测器。(3)对AlGaN纳米线热氧化机理和其氧化后纳米线深紫外探测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和时间梯度实验来探究Al Ga N纳米线实际氧化过程发生的转变机理,提出Al Ga N纳米线的氧化模型,制备得到垂直型Al Ga ON纳米线阵列,结合石墨烯构成异质结型深紫外探测器。对比氧化前后的纳米线探测器发现,氧化前的Al Ga N纳米线紫外探测器在276 nm波长处有响应峰,响应度为253 m A/W,而在700℃氧化1 h后,Al Ga N纳米线转换为Al Ga ON纳米线,纳米线由于O组分的加入导致禁带宽度变大,此时Al Ga ON纳米线紫外探测器的响应峰往紫外方向偏移,移动到了242 nm处,并且响应度达到了726 m A/W,成功实现了低于250 nm波长的深紫外探测。(4)提出并构建了基于黑磷/β-Ga2O3异质结的日盲紫外红外双色探测器。对传统二维材料定向转移技术做出了改进,将尺寸在百微米量级的大面积黑磷薄膜定向转移到β-Ga2O3材料表面的有源区中,首次制备了黑磷/β-Ga2O3异质结日盲紫外红外双色探测器,实现了分别在238 nm和1015 nm波段处的日盲紫外和红外探测,光响应度分别为88.5 m A/W和1.24 m A/W,同时针对黑磷/β-Ga2O3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对其在不同偏压和光照条件下的工作机制进行了研究探索。(5)提出一种针对β-Ga2O3材料的无刻蚀损伤的新型刻蚀技术——β-Ga2O3自反应刻蚀,并对其刻蚀效果和可行性进行探索。结合自反应刻蚀的机理,通过调节分子束外延中Ga源束流大小探索最佳的β-Ga2O3薄膜的自反应刻蚀条件窗口,实现了0.07?/s的刻蚀速度。并通过对比不同刻蚀方法处理的MOSCAPs器件,定量的对比传统等离子体刻蚀与自反刻蚀的刻蚀界面优劣。结果表明使用自反应刻蚀的β-Ga2O3器件界面态密度Dit比等离子体刻蚀的器件整体减小一个数量级,达到1012 cm-2。同时自反应刻蚀修复后的界面形貌比湿法修复后好,保持着清晰的原子台阶形貌,粗糙度约为0.263 nm。另外,为了验证β-Ga2O3材料自反应刻蚀技术在电力电子器件领域的实际可行性,本文利用自反应刻蚀方法制备了沟槽型β-Ga2O3肖特基二极管器件,器件在正向偏压为3 V时,电流密度达到1620 A/cm~2,开关比达到了1010。
其他文献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气化被认为是利用生物质资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粘度大、难转化、有毒性的生物质焦油。生物质焦油的存在会影响生物质气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增加了后续气体的分离设备,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生物质焦油的成分主要是由乙酸、丙酮、苯、苯酚等化合物组成,是具有高碳氢比的能源,作为废弃能源利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物质转化效率。本文选择La Ni O3钙钛矿
富勒烯分子具有刚性π共轭三维笼状结构,在光学、电学方面具有很多的本征优势。常温常压下的溶剂体系中,富勒烯可以利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自组装形成具有一定规则形貌的晶体材料。这些晶体材料在生长过程通常难以控制自组装的聚集速度,限制了微观尺度下对富勒烯晶体材料的调控,这使得富勒烯材料在实际的光学、电学应用中难以充分发挥其本征性能。本学术论文针对于在液相自组装过程中富勒烯聚集结构调控的不足,积极探索富勒烯自组
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危机,发展高能量密度且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的水系电化学储能器件成为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电极以及电解液作为水系电化学储能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器件比容量、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安全性能等性能的关键因素。首先,电极材料自身表面/界面结构会从离子传输、电子传导、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离子存储位点、结构稳定性等几个方面影响电极电化学性能。另一方面,除了单一电极材料的设计,电极-
基于四象限探测器(Four-Quadrant Detector,4-QD)的激光定位测量技术结合了光学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和计算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对光敏面上的照射光斑进行高精度定位检测,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然而,测量系统的非线性和测量环境的干扰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探测性能与应用范围,具体表现为探测器及电路的非线性光电响应、光斑分布的非线性变化、测量环境中的大
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广泛应用在生物、环境和能源等前沿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然而,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存在制备过程繁琐和难以二次修饰等缺陷,严重限制其发展和应用。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受贻贝启发简单高效地制备了磁性聚多巴胺微球,并在此基础上借助聚多巴胺的二次修饰特性,相继开发了四种聚多巴胺介导的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同时结合磁性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将复合材料应用于吸附和催化等领域,并通过一系列材
在网络化系统中,相比于传统的周期时间触发网络数据传输机制,非周期的事件触发传输机制带来了如节约网络带宽,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增强传输信息安全等优势,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相比于事件触发控制问题,对于事件触发观测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存在以下不足:一,对于观测器结构而言,间断连续混杂结构的观测器更适用于采样数据系统,然而目前对于混杂观测器的研究,大多基于周期采样的系统输出,缺乏对事件触发
大学生群体的法治信仰状况影响社会整体的法治信仰水平,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是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新时期加快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推进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需要在深刻理解法治信仰的内涵构成的基础上,把握其影响因素,并进而探究其主要路径。首先,理解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内涵构成是推进大学生法治信仰养成的前提。大学生法治信仰是大学生在理性认知法治的基础
学位
在一个视频监控系统中,最基本的两个问题是:1)如何在一张高分辨率图像中锁定行人的位置,以及2)如何在一组形形色色的行人图像中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行人。上述两个问题通常作为“行人检测”和“行人重识别”(re-ID)这两个独立的任务来研究。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两个任务通常成对出现。因此,在一个联合框架中同时解决这两个任务不仅能更高效,而且还能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基于此,“行人搜索”这个任务逐渐引起了学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降低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WSNs利用传感器节点的易部署性和多功能性,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如工业制造、智能家电、智慧农业、医疗卫生、灾害救援等。在此过程中传感器节点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保存数据,并将数据传输汇聚。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操作通常是在数据中心完成,并通过网络将数据的分析结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