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温泉的利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早在《山海经》里就要关于“温泉”的记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了众多温泉疗养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温泉从原来单一以疗养的目的为主,转变为温泉旅游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在闲暇之余可以去体验温泉、享受温泉。随着温泉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也促使国内学者对温泉旅游的深入研究,针对目前中国温泉旅游的现状,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全域旅游视角下,对我国温泉旅游进行研究,对温泉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国内外温泉旅游发展现状,发现当今国内温泉发展存在较大局限性,加之空间、时间、业态上的全景化已成为旅游时代的潮流,因此本文以全域旅游为视角,探究温泉旅游如何发展。全文首先通过对全域旅游、温泉、温泉旅游的相关概念界定,并从政策法规、学者研究、实际案例等方面对全域旅游和温泉旅游进行综述,为论文夯实理论基础。由于日本温泉发展历史较为久远,其温泉旅游发展模式较为成功,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有马温泉的成功在于其充分重视其核心资源,并通过带动周边景区,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区内交通与对外交通联系,以温泉为核心竞争力,与文化、工业、农业、教育等其他产业相融合,结合试产需求,形成产业链,推出不同层次产品,带动有马整体发展。通过对有马温泉的实地调研与分析,文章构建了全域旅游导向下温泉旅游发展模式,需打破全域“全”思维,不能面面俱到,需有重点区域重点打造,并以温泉作为旅游的独特资源,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优势,可打造“温泉+会议、度假、疗养、养生、养老、游乐、农业、文化、教育、商贸、地产”等模式。除了“温泉+”的核心理念,本文还提出需通过五大基础支撑体系(核心景区、周边景区、旅游交通、美丽乡村、旅游带动城镇化)、三大资源整合(时间、空间、业态)以及旅游市场的开拓,以温泉为核心带动城镇发展。最后,通过对安徽省内温泉旅游发展现状描述,以前文构建模式为向导,为安徽省温泉旅游提出发展战略,并以半汤温泉为典型代表,通过分析半汤温泉资源及游客需求,结合前文发展模式予以实践。温泉旅游模式涉及面广,是系统性的大工程,是需要结合多学科理论来指导研究的课题。本文的研究从全域旅游一个新视角来探讨温泉旅游发展,必须在实际具体的开发中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出最适合当地的旅游模式,这样才可以使温泉旅游发挥其核心作用时,还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新型城镇化,使我国的旅游业成为支柱型经济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