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患者预后差,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属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因此,含铂两药联合化疗方案是晚期NSCLC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有效率仍不高。近年来发现,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在_EGFR敏感突变NSCLC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获得性耐药的发生,限制了其疗效的发挥。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小RNA,通过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翻译而在肿瘤中发挥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随着对miRNA的深入研究,miRNA在肿瘤耐药方面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miR-224不仅参与结肠癌耐甲氨蝶呤,也与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敏感性存在相关性。但目前尚无miR-224与吉非替尼耐药相关的研究报道。研究目的:探讨miR-224在NSCLC组织及细胞吉非替尼耐药中发挥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MTT方法鉴定PC9/GR细胞的吉非替尼耐药表型。(2)qRT-PCR检测吉非替尼耐药前后组织及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中miR-224的表达差异。(3)人工合成miR-224 inhibitor,通过瞬时转染入PC9/GR细胞,并检测转染效率。MTT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224对PC9/GR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MTT实验检测miR-224对PC9/GR细胞吉非替尼IC50的变化的影响。(4)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C9/GR细胞转染miR-224后细胞周期和凋亡分布变化。(5)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活体水平检测抑制miR-224后PC9/GR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变化(6)生物信息学分析miR-224可能的靶基因,发现miR-224序列上存在Bim结合位点。q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Bim是miR-224的下游靶基因。研究结果:(1)PC9/G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IC50高于PC9细胞。(2)与耐药前组织相比,miR-224在耐药后组织中相对高表达;与亲本细胞PC9相比,miR-224在耐吉非替尼细胞PC9/GR中是相对高表达的。(3)MTT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表明,抑制miR-224表达可以减弱细胞增殖能力,并增强PC9/G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4)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发现,抑制miR-224表达可以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同时能够促进细胞凋亡。(5)抑制miR-224表达能够在活体水平增强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6)生物信息学发现Bim是miR-224的下游靶基因,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得到验证;同时,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Bim是miR-224的下游靶基因。研究结论:本文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证实,抑制miR-224可以逆转NSCLC耐吉非替尼细胞PC9/GR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并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Bim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