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_wsx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红外热像仪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融合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当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融合技术已有许多研究。这些研究多是基于高端热像仪所成的高质量红外图像,且研究重点侧重于强调图像中的显著目标信息以及提升图像辨识度。但对于实际民用、工用中因需求和成本问题而被广泛使用的中低端热像仪所成的中低质量红外图像,则少有基于此类图像的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融合技术的研究,且多数已有的研究成果难以满足民用、工用领域的实际需求。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展开了相关的算法及应用研究。对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的配准算法。该算法中,先使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对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边缘进行定位,对得到的定位边缘图使用相应算子进行伪梯度强度图的计算。在获得以伪梯度强度图构建的特征空间后,以改进模拟退火-Powell优化算法寻找全局互信息最值,以此确定配准参数,完成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任务。对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辐射信息保留的图像融合算法。通过多尺度变换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分别进行分解,得到包含整体结构信息的低频子带和细节信息的高频子带。使用拉普拉斯算子对可见光低频子带进行特征提取并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可见光低频子带。再同红外低频子带加权融合得到低频融合子带。接着使用带轮廓增强的点锐度融合规则进行高频子带融合,得到高频子带。对得到的子带进行多尺度逆变换,即可得到融合图像。得到的融合图像在视觉上的温度分布与红外图像基本一致,满足民用、工用的实际需求。经过算法研究后,根据算法的原理和实际情况,在安卓设备上实现了融合系统的软件编写,提供实时融合的画面显示。所做系统能完成实时配准融合,且融合图像很好地保留了红外图像整体的热辐射信息,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其他文献
结合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邮局办事处截获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的疫情,及目前邮检工作难度增大的形势,对邮检植物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浅析,旨在加强出入境邮件的检验检疫监管。
重金属是引起大米中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摄入重金属不会立即中毒,但长期摄入过量的重金属则可能导致人体结缔组织损伤、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肾损伤,甚至导致人体致畸、致癌。本文采用原子荧光法,对大米中的重金属铅、铬、锰、锌、铜等元素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铅、锰、锌检出率较高。
数学抽象素养位于六大核心素养首位,贯穿高中概念教学活动始终.数学概念是学习的起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但可以通过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来归纳数学概念的本质.本文以高中立体几何概念为知识载体,立体几何中有很多抽象概念、定理和性质,学生很难从生活情境和几何图形中抽象出立体几何概念,联结抽象概念和现实情境存在一定难度,时常对抽象的文字表述和符号语言理解不透,不能很好地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数学抽
本文主要分析了气相色谱技术的原理、特征及其分类,探讨了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并综述了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为了筛选出适合鲁南地区栽培的功能性稻米品种,本研究以初步筛选的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品种适宜性调查和小区试验,对不同品种的稻米蛋白质、铁、锌、硒进行了定量检测。调查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特点特性表现正常,虽然品种间性状表现差异较大,但均能适应鲁南地区气候,‘长粒香’株型紧凑,‘水晶1号’、‘大粮糯1号’分蘖能力强,各品种对鲁南地区4种主要病害抗性表现较好。检测结果表明,‘黑香DL-1’功能性元
走实践取向之路已经成为职前教师培养的共识,教育实习中指导教师对实习效果的影响举足轻重。当前传统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指导模式存在某些弊端,如指导教师专业素养落差大、角色定位及关系偏离、指导管理机制不健全、狭隘的职业性实践泛化等。基于此,本文展开原因分析,并提出高质量教育实习新路径——职前职后融通互补与互哺的导师制:完善管理机制、旨归实践智慧、恪守反思性实践,以实现教育实践应有的价值。
图像融合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旨在整合同一场景中不同模态传感器捕获的图像,增强对场景的理解。图像融合的关键问题是从源图像中充分地提取互补信息,并将它们结合在一起,生成强度信息显著、边缘轮廓清晰、细节纹理丰富、视觉质量好的融合图像。红外传感器能够依据目标的热辐射信息在夜视或伪装环境下成像,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工作。但是红外传感器捕获的图像往往具有较低的分辨率,缺乏细节纹理信息。可见光传感器通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等因素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引起了全球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度关注。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对物种、特有种、受威胁物种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模式开展研究,忽视了进化历史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历来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探讨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该研究以云南被子植物菊类分支物种为研究对象,基于物种间的演化关系,结合其地理
本文以云南被子植物蔷薇分支为研究对象,基于物种间的演化关系,结合其地理分布,从进化历史的角度探讨了物种、特有种、受威胁物种的种类组成及系统发育组成的分布格局,并整合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对生物多样性的重点保护区域进行识别。结果显示:云南被子植物蔷薇分支的物种密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特有种密度、受威胁物种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云南南部和西北部是物种丰富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就云南整体而言,蔷
硒是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硒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延缓衰老,并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改善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食物是人体补充硒的最主要方式,不同作物吸收积累硒元素的能力也不相同,在富硒土地上种植富集硒元素能力较高的作物,是生产富硒食物的主要途径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