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耦合LDPC码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5wm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第5代(5G)数字通信的发展,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因其优异的纠错特性备受关注,并成为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场景数据信道编码方案。空间耦合LDPC(Spatially Coupled LDPC,SC-LDPC)码由多个相同的LDPC码耦合而成,其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阈值接近LDPC码的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MAP)阈值,这种现象称为“阈值饱和”效应。因此,SC-LDPC码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由于边界的不规则性,SC-LDPC码的码率低于它的构造单元——LDPC码。学者们为了改善SC-LDPC码的码率损失,提出了一系列的结构设计方案。本文以提高码率为出发点,对SC-LDPC码进行结构设计,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对常规SC-LDPC码的边缘扩展规则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可以改善码率的SC-LDPC码新结构。与常规结构相比,除第一个位置外,其余位置上的变量节点连接到校验节点的位置索引均相应向左移动一位,构造出了一种新型的空间耦合结构。对其基矩阵、码率、译码复杂度、阈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耦合链长相同时,新结构的码率损失有所改善,译码复杂度略有增加;新结构同样具有“阈值饱和”效应并且阈值优于常规结构。最后通过BP译码,证明了SC-LDPC码新结构译码性能的优异性。(2)对边缘展开规则进一步的优化,根据耦合宽度选取起始和结尾若干个位置上的变量节点,使其边缘展开呈对称分布,中间位置上变量节点的边连接到校验节点的索引值相应变小,得到了一种码率无损失的SC-LDPC码。对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上的变体结构进行外部信息转移(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EXIT)函数分析和BP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SC-LDPC码的常规结构,本文提出的SC-LDPC码变体结构在有限的耦合链长范围内不仅能避免码率损失,还具有更优的阈值和译码性能,在未来的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系统中更具优势。
其他文献
以煤电为主的电力行业会产生较大的污染,包含了排放粉尘带来的污染,煤炭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以及硫化物对空气的污染,煤灰、煤渣等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水污染等。随着人们越来越
皮秒脉冲电场(pic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psPEF)具有精确的时间分辨率和良好的空间分辨率(毫米级),且在传播过程中,波形不易发生畸变;同时,当作用于病灶处的psPEF达
基于语义的图像检索技术是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热点,课题针对语义检索在民航领域中的应用,开展了旅客托运行李丢失找回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显著度的特征排序检索的方法,并在此基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工业废气排放的引发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温室气体的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不仅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
多目标和超多目标优化问题在实际生产和工程领域中广泛存在。这些问题具有复杂度高,不易求解等特点,传统的数学方法难以处理这些问题。进化算法作为一类启发式搜索算法,通过
电磁频谱监测和无线信号识别是开展无线通信业务、维护空中无线电秩序,提高频谱利用率的重要环节。但是,电磁频谱监测和无线信号识别面临以下挑战:一是受地形地物分布、监测
DNA作为一种生物体内的内源性分子,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决定着物种的性状,除此之外,在巧妙的设计下,通过对DNA的构建,还被广泛用于生化分析、医疗诊断等领域。DNA自组装技术就是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知识的数学工具,它建立在分类机制基础上,利用已知的知识库近似刻画不精确或不确定的研究对象,目前已成功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随着粗
本文以35CrMo低合金高强度马氏体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制度,得到700 MPa、1000 MPa、1600 MPa三个强度级别。通过霍普金森装置对实验钢进行了动态拉伸及压
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也成为了职业院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成为了职业院校思考的重点方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