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机理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xiao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单纯依赖环境规制或产业技术进步去实现减排目标是缺乏效率的。环境规制与产业技术进步未有效衔接,既造成了政府资源的浪费,也导致了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的缺失。以末端减排为结果导向的环境规制淡化了生产过程中环境规制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以及产业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着力点模糊使得环境规制有余力而未尽,其制定、执行与评估较少关联到以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为主的产业技术进步路径,以及决策激励与决策互动不足、评估体系不完备,致使环境规制与产业技术领域得不到有效衔接,环境规制的执行呈现弱化现象。因此,有必要强调环境规制的产业技术进步功能,将环境规制与产业技术进步有效的衔接起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污染减排。
  从中观层面来定义技术进步,更好的反映了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变化,以及各种规则与组织关系交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系统。环境规制与产业技术进步的有效衔接,既有助于强化环境规制的产业技术进步功能,也有助于完善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支撑体系。论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对环境规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机理展开研究。首先,归纳梳理了环境规制创新、产业技术进步的类型与度量、以及波特假说在产业层面延伸的可能性。然后,为反映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构建了双寡头同时博弈模型。利用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刻画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和污染处理过程,并将环境税和环境补贴纳入决策模型,对基于自主研发路径的环境规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产业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并对路径特征进行了提炼和总结。最后,论文从环境规制执行、制定与评估三个主要的政策过程环节对环境规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实践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结合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与行为逻辑,对环境规制执行弱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为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嵌入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进而提出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的特点与识别标准,以及其决策机制的优化思路,并对环境规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是环境污染防治效果持久的保证,环境补贴力度会显著影响环境规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效果,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存在一个普适性较强的应用策略;(2)直接引进技术路径具有“低端诱导性”和“高端封闭性”,外商直接投资路径具有可利用性,自主研发路径具有产业技术指向性和环境规制政策指向性;(3)“源头防控,利益相容”、“显著的市场化偏向”和“显著的环境经济一体化特征”是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的显著特点,“政策识别标准”、“路径识别标准”和“结果识别标准”是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的识别标准,且各自着力点不同;(4)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有利于经济与环境一体化政策的出台,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使得“绿色”成为一种发展机遇,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优化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因此,论文建议强化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制定和实施过程,优化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的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规制的产业技术进步效应评估体系。
  论文的主要贡献可能在于:(1)理论模型方面的创新。本文构建了基于自主研发路径的技术进步模型。相关研究多采用博弈模型,本文构建的模型则以里昂惕夫生产函数为基础形式,更好地体现了技术的内生性和对投入产出要素的包容性,更便于估计特定产量上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而且,该模型采用双寡头同时博弈分析,刻画了污染预防性和污染处理性的协同技术进步,揭示了环境规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内在逻辑。此创新点的意义在于,匹配了新兴产业领域需要培植龙头企业的产业特质,为决策者提供一个以产业技术进步为政策导向的普适性较强的环境规制组合的应用策略。(2)实证方面的创新。本文是从产业层面展开的,重点检验了波特假说成立条件下的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路径,并对其路径特征进行了提炼与总结。在厘清地方环保财政支出与企业环保投资的统计口径,并区分企业环保投资的来源构成的基础上,从环保资金来源角度分析了地方环保财政支出与企业环保投资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形成机理与影响。此创新点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把握环境规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特征,有助于找到突破路径约束边界的方法,有助于开拓资金融通渠道,从而为产业技术进步营造良好的市场、政策等外部条件。(3)理论层面的创新。本文从实施和制定环境规制的整个过程来研究有利于产业技术进步的环境规制,解析了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的特点,提出了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的识别标准,并对环境规制执行与决策机制进行了优化分析。此创新的意义在于,打开了政策过程的黑箱,从环境规制过程的各个环节强化产业技术进步的目标,激励政府完善产业技术进步导向的环境规制的实施与制定过程,为建立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1.原题再现  (苏州市2011-2012年高三调研)如图,设点P是椭圆 上的任意一点(异于左,右顶点A,B).  (1)若椭圆E的右焦点为F,上顶点为C,求以F为圆心且与直线AC相切的圆的半径;  (2)设直线 分别交直线 与点M,N,求证: .  本题共由两个小问构成,第1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主要涉及直线方程,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圆的标准方程等基础知识;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转化与化归能力,主要涉
期刊
已知集合M={0,1,2},N={x|x=2a,a∈M},则集合M∩N
期刊
数学是高中的一门主要的学科,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应该掌握好数学课上的提问技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数学教学的提高。  一.数学课堂提问概述  在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是每一刻都是集中在思考的,一些学生很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至于影响听课的效率。而如果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进行课堂提问是每
期刊
已知全集I={1,2,3,4,5,6},集合A={1,3,4,5},集合B{1,4}
期刊
数学因为符号而简练精准,而数学符号也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拦路虎。进入高中数学向形式化迈进,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符号感提出了要求: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数学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数学符号的解读分为三个阶段:符号识别、语言分析和意义建构。难点在于后面的两个阶段,语义分析阶段是在确认符号
期刊
在学习《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时,有判断一个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存在性命题的问题。单独考查,这类问题不难,因为把握了关键的量词就能区别开。可是把这类问题带上“面具”,稍不留神就会把李鬼当成李逵来对待了。在数学中还有一些“李鬼与李逵”的问题。  这种问题的条件和所求非常相似,如果不注意观察,很容易混淆不清.下面特举几例:  一: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例1】(1) ,使 ,求 的取值范围。  (2) ,
期刊
语 文  出题人:吴同和,特级教师,现任湖南省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科技学院客座教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泪  李商隐①  永巷②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③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注】①李商隐(812—858),晚唐著名诗人,其诗作缠绵凄
期刊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导致了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石油化工园区内的重污染空气问题备受关注。化工园区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企业较多,对本区域空气质量影响程度较大,幸运的是,现有石油化工园区中企业均已安装了较完善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系统,排放数据超标时可以进行预警;遗憾的是,获取的大量原始监测数据与园区大气污染状况的不能直接关联,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不佳导致信息过载严重,很难在后续应急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如何识别空气重污染的特征状态,并根据化工园区企业污染物排
在多地多仓的仓储环境下,大型网上超市的一单多品订单(一个订单中包含多件商品)往往被拆分成若干个子订单由不同仓库履行。多个包裹的多次零散配送造成了电商高成本、环境高污染、顾客高扰动等“三高”难题。合并打包方法,通过将拆分订单的商品调拨转运到合并打包仓库进行一起打包,以减少拆分订单的包裹数,从而有效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减少包裹包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减少包裹配送对顾客的扰动,为解决网上超市拆单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然而,为了实现电子商务高度个性化订单的精细化、高效化履行,拆分订单的合并打包优化,需要对多个多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在线观看电影,网络渠道已成为人们继传统院线渠道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观影渠道。在电影产品实际运营中,电影产品发行方面临三种决策:渠道选择、线下和线上的推出顺序、发行价格。发行渠道的选择分为三种:仅通过传统渠道发行(线下影院)、仅通过网络渠道发行、通过双渠道发行;其次,双渠道推出顺序也有三种选择:首先在传统渠道推出、首先在网络渠道推出、两个渠道同时推出;最后确定在不同渠道的价格。电影产品的生产过程、知识产权属性、容易盗版等特点使得其销售渠道选择、推出顺序和定价策略与传统商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