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5>携带的玉米抗南方型锈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定位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_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实验室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玉米南方型锈病免疫自交系P<,25>和高感自交系F<,349>为基础材料,通过基因组DNA扩增获得了SCR-P、SCR-P<,3> 和F三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相关序列,其中SCR-P、SCR-P<,3>来自抗病亲本,F来自感病亲本。三者编码区长度分别为 3339bp、2655bp、2583bp,推测编码1112、884、860个氨基酸。经过比对分析发现两个抗病序列均具有保守结构域NB-ARC,包含三种典型的保守结构域P-loop (Kinase 1a)、Kinase 2a、Kinase 3a。SCR-P、SCR-PP<,3>同抗普通型锈家族基因Rp1和F相比在5’端序列起始处缺失11个氨基酸,P环保守结构域上存在一个点突变;3’端序列与抗普通型锈病家族基因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没有发现明显的LRR重复序列;感病片段F同其它两个抗病片段相比存在大区段的缺失和一些位点突变。推测南方型锈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是由N端序列的变异、C端序列的重组变异或者N端序列和C端序列的变异共同作用导致。根据序列缺失差异在第十染色体短臂发展了两个新的PCR标记P1SA、PJ,用于抗病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 构建了含166个单株的PP<,25>×FP<,349>的BCP<,1>群体,在海南二亚基地进行田间锈病鉴定,结果表明:田间感病亲本南方型锈病发病充分,病症明显;BC<,1>群体抗感植株符合单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1:1的分离比率;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将P<,25>携带的抗南方锈病基因 SCR-P<,25> 定位在玉米第十染色体短臂,位于SSR标记Phi118和umc1318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2.5cM和16.2cM;新发展的两个标记的最终鉴定结果一致,并与田问性状及其它标记共同整合到局部遗传连锁图谱,最终将目标基因 SCR-P<,25> 定位在距离新标记PJ 1.8cM处。 关于所克隆的两个DNA序列的功能及其同抗病基因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前言 众所周知,尿素和春小麦混施,亩用量超过10斤便出现烧种。尿素秋深施效果好,但由于受时间、机具、肥料等因素的影响,每年秋施面积至多占播种面积的25—30%。尿素根际追肥
近年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得到了大力发展,已成为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有效途径。但在南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中,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的遮荫及玉米收获后光照的
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anshinone ⅡA could improve the effect of UW solution for skeletal muscle preserva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dose range of tanshinon
本文对菠萝的种植密度、施肥比例及施肥水平作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以亩植4000株较适于大田生产。菠萝较粗生,产量变幅较大,亩产
大豆间作套种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缓解国内大豆的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高光谱遥感技术作为现代农业中定量反应作物生长态势和
期刊
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试验手段,构建了Pc3300IS-DREB1A、pAHC40和pAHCRNAi质粒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转化法和基因枪转化法分别将其导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基因组中。PF40基因是从谷子未成熟种子cDNA文库中获得的一个与分蘖发育密切相关的基因。为探讨该基因对小麦的影响,以分蘖特性差异明显的Y18和S99-6123两个冬小麦品种为受体材料,用带有PF4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denovirus5-mediated 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d5-HGF) transfer on post-infarct heart failure in a swine model. Methods: Twel
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是创设性思维过程的形成和培养,其整个过程中含有的大量暗默知识如何与形式知识互动转换,产生创设性的思维是艺术设计创作和教育的难点。因此设计教育应该
1灌水量对小麦需水特性和品质与产量的影响供试材料为强筋小麦济麦20(J20)和中筋小麦泰山22(T22)。设置4个灌水量:全生育期不浇水(W0)、冬水+拔节水(W1)、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2)、冬水+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W3),每次灌水60mm。采用植物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灌水量对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品质与产量形成机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1高产麦田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动态根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