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模拟研究三重再摄取抑制剂与人类单胺转运蛋白的结合及解离机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多靶点药物已被用于一些复杂性疾病如精神性疾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单一靶点药物相比,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的药物在复杂性疾病治疗中显示出更佳的疗效、较低的耐受性和较高的安全性。三重再摄取抑制剂(TRIs)是一类新型多靶点抗抑郁剂,同时作用于人类单胺转运蛋白(hMATs)包括hDAT,hNET和hSERT。然而,由于三个单胺转运蛋白的结合位点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较高的序列相似性,从分子水平预测多靶点抗抑郁剂与转运体蛋白的结合模式、解离过程并阐明其选择性机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论文首先通过同源模建,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合自由能计算和蛋白-配体分子相互作用指纹分析等多种分子模拟方法研究TRIs在三种转运体蛋白中的结合模式和选择性机制。其次,通过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SMD)方法,研究单胺转运蛋白与抑制剂在外力拉伸下的解离过程,分析并比较hMATs-TRIs复合物解离路径中的平均力势(PMF)和蛋白-配体构象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TRIs与hMATs的结合模式研究。为了系统地研究TRIs与hMATs的结合模式,选择3个结构新颖、具有不同的功能基团、活性较高且处于临床2期或3期的TRIs(SEP225289,NS2359和EB1020)为分子探针,首先通过分子对接模拟得到蛋白-配体复合物的初始构象,然后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并通过结合自由能的数值与实验测得的活性数值进行线性拟合来验证模拟体系的可靠性。进一步分析发现,hDAT体系中17个氨基酸(F76,A77,D79,S149,V152,G153,Y156,F320,S321,G323,F326,V328,S422,A423,G426,M427和I484),hNET体系中18个氨基酸(F72,A73,D75,A145,V148,G149,Y152,F317,S318,L319,G320,F323,V325,S419,S420,G423,M424和V449)以及hSERT体系中,17个氨基酸(Y95,A96,D98,A169,I172,A173,Y176,F335,S336,L337,G338,F341,V343,S438,T439,G442和L443)在hMATs与TRIs的共性结合模式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TRIs对hMATs选择性机制研究。在上述TRIs与hMATs结合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残基能量贡献和蛋白配体-相互作用分析,进一步研究了SEP225289,NS2359和EB1020在hDAT,hNET和hSERT中的选择性机制。结果表明hDAT模拟体系中8个“warm spots”(F320,F326,V328,A423,M427,V430,A480和I484)对TRIs分子的选择性有明显的影响。增强分子与氨基酸(F320,F326,A423,M427和A480)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分子对hDAT的选择性。hNET中4个“warm spots”(F323,V325,S420和M424)对TRIs分子的选择性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增强氨基酸(F323,V325和S420)与TRIs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分子对hNET的选择性;hSERT中6个“warm spots”(A173,F341,V343,T439,L443和V501)对TRIs分子的选择性影响较大,增强TRIs与这6个氨基酸的作用可以提高分子对hSERT的选择性。
  第三部分:TRIs与hMATs的解离过程研究。采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三个TRIs(SEP225289,NS2359和EB1020)从hMATs结合口袋中的解离路径及相应的平均力势,并探究3个TRIs从hMATs解离过程中的动态构象变化。结果表明,TRIs在解离过程中经历hDAT,hNET和hSERT蛋白中TM1b,TM3,TM6a,TM10,EL2,EL4,EL5和EL6区域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在TRIs解离过程中参与重要的作用。在hDAT(D79,Y156,F76,D476,P387,R85,S321和H547),hNET(D75,W80,D473,R81,Y151,F317和D546)和hSERT模拟体系中(D98,Y176,F335,S336,E493,E494,T233,E299,R104,Y232,P403和I179)氨基酸影响TRIs的解离过程。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TRIs与hMATs之间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阐明了TRIs与hMATs的结合机制和解离机制,为靶向单胺转运体的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培哚普利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近3年来,每年的全球销售额均高达5至6亿美元。(S)-吲哚啉-2-甲酸是大规模合成培哚普利的重要中间体,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绿色的(S)-吲哚啉-2-甲酸的合成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一条全新的工艺路线合成(S)-吲哚啉-2-甲酸。首先,以廉价易得的2-氯苄氯和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物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2-乙酰氨基-2-(2-氯苄基)丙二酸二乙
目的
  药源性肾损伤已经成为临床中最常见的药源性疾病,其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管损伤、肾间质损伤或者肾小管和肾间质共同损伤,探明药源性肾损伤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其临床诊治意义重大。转运体和肾脏微血流对于药物在肾脏的清除具有重要影响,且与肾损伤密切相关,而糜酶/AngⅡ是影响肾脏微血流的重要因素。因此,本实验结合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对Oats和糜酶/AngⅡ在阿德福韦所致慢性肾损伤和甲氨蝶呤所致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
  方法
  (1)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德福韦组、阿德福韦+
恶性肿瘤即癌症是世界第二大死因,约六分之一的死亡由癌症引起。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约有1810万例新发病例和960万人死亡,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都是肺癌,发病率紧随其后的是女性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排名靠前的还有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数据显示:在我国平均每分钟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4人因癌症死亡,发病人数约占全球总数五分之一,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总数四分之一,同样我国最常见的也是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因此抗肿瘤药物依然是新药研发的热门领域。已有的研
水凝胶是能够吸收大量水介质的物理或化学交联的聚合物网络,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在材料化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多肽自组装形成的超分子水凝胶结构简单,容易合成,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好。和传统的聚合物水凝胶相比,多肽水凝胶具有特有的二级结构,同时非共价相互作用具有动态可调节性,可赋予多肽水凝胶独特的刺激响应性,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功能多样化,是纳米医学上理想的生物材料。但由于多肽水凝胶的氨基酸数目少
3-螺环戊烷氧吲哚骨架广泛存在于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因而其构建新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尽管目前已有环加成反应、串联反应、Heck反应、Tomita拉链环化反应、Piancatelli重排反应等构建该螺环骨架的方法,但仍存在反应试剂昂贵和底物复杂等不足。在本论文中,我们以易于制备的3-吲哚环丙烷醇为底物,发展了一种氯化铜促进的环丙烷醇开环与吲哚C3位加成新反应,以高达96%的收率制备得到系列3-螺环戊烷氧吲哚化合物,首次实现了环丙烷醇对富电子吲哚环的去芳香化加成反应。该反应具
核苷是由核糖和碱基构成。核苷类似物与天然核苷结构相似,作为一类重要的抗病毒或抗肿瘤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特异性干扰DNA的合成、影响RNA的转录过程或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来抑制病毒的复制或肿瘤细胞的增殖。1,2,4-三氮唑核苷类似物是以1,2,4-三氮唑为碱基的核苷类似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Bola型两亲性分子是一类两端含有亲水基团,中间为疏水链的两亲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可以在界面和溶液中实现不同功能聚集体的组装,形成如胶束、囊泡、纳米管、纤维等自组装结构。提高化合物
目前为止已发现7000多种天然存在的多肽,它们对生物体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作为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离子通道配体或抗感染药起作用。同时多肽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靶向性等药理学特性,现在以多肽为基础的药物设计及修饰已经成为新的热点。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相比,多肽具有较好的受体选择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此外,与大分子的生物药物相比,肽作为治疗剂通常具有较低的生产复杂性,因此,生产成本也较低,通常
槲皮素是一种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降血糖等多种药理功能,因而在药物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荧光成像技术因具有灵敏度高、实时监测、损伤小、操作简易等优点,已成为监测各种生命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性能优良的荧光染料是实现成像分析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小分子荧光染料因其荧光量子产率与摩尔消光系数较高,光谱范围易于调节,分子结构易于改变且生物相容性较好,而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青睐。
  诊疗一体化是指将诊断和治疗功能结合为一体的策略。癌症的诊疗一体化不仅能鉴别和定位肿
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挖掘传统药用植物中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对新药研发和中药现代化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两种药用植物荚蒾属云南珊瑚树和槐属白刺花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和初步生物活性评价。利用各种分离方法包括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以及各种现代结构解析手段主要包括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分离鉴定得到了23个单体化合物,包括二萜类、环烯醚萜类和黄酮类,其中新化合物5个,并利用现代药理筛选模型初步评估活性,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第一章从云南珊瑚树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每年都会增加癌症病例2000万例左右,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超过900万。
  天然产物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独特的生物活性,从植物中发现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多种润楠属(Machilus)植物中发现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结构独特,活性显著,有望通过结构修饰等方法成为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但是润楠属植物研究还不够深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润楠属植物有化学成分报道,大部分还未被研究。因此,润楠属植物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本论文对润楠属药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