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努蒂异化观在其再版书内的演进——兼论张爱玲《金锁记》自译本中的异化翻译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ong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伦斯·韦努蒂在新版《译者的隐身——翻译史论》中对有关异化的一些术语重新进行了诠释,对翻译理论与读者接受提出新的看法。本文主要探讨韦努蒂异化翻译观的变化与发展,并以《金锁记》自译本中异化翻译的实例加以说明。  韦努蒂自1986年发表第一篇论文“译者的隐形”至今,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始终坚持异化翻译并主张提高翻译的地位。但是,在这期间,他的翻译思想由激进转为兼容并蓄,对之前的一些观点进行修正与反思。本文针对翻译理论学者对异化的批评和误解,阐释第二版《译者的隐形》的新增内容,并介绍韦努蒂对异化翻译最新的论述。通过研究张爱玲的自译本《金锁记》来进一步解析新的异化翻译观的发展。  研究表明,过去学者对异化存有误解,认为异化是译文紧贴原文或异化是直译,把异化翻译与“不通顺”的译文等同起来,并认为异化以源语和源语文化为归宿。韦努蒂在新版中说明异化翻译观是通过利用多种翻译手段和翻译策略来达到异化的效果,是对翻译的一种道德态度,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翻译策略;坚持异化翻译的译者可以通过使用通顺的话语,或是利用各种非标准的语言形式以质疑和颠覆英美文化的价值观和语言表达方式;韦努蒂认为,异化翻译是一种带有强烈“本土化”性质的活动,需要落实在译入语文化中。异化翻译观并非仅靠译者单方面对原文进行语码转换,它还包括重构译语文化和教育读者,韦努蒂指出读者应当将译本当作独立的文学作品来阅读。由此,异化翻译观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文化原生态、提高译者和译文的文化地位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五四时期的中国面临文化转型,是引进外国文学的高峰期,这一时期译介外来文学和理论采用了语际改写的多种形式——正如安德鲁-勒菲弗尔(AndreLefevere)在改写理论中所指出的那样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Tough结构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无论在一语习得还是二语习得过程中,英语Tough结构都是比较难习得的结构之一,有研究显示甚至有高级学习者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社会对个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开始把口语的语音语调、流利度、准确度等作为衡量个人口语能力的几大指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奥古斯特·威尔逊(1945-2005)被誉为二十世纪以来最富才情的剧作家之一。他耗时二十余年,完成了十部史诗般的美国黑人历史系列剧,其中的每一个剧本都真实反映了二十世纪中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