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切削加工实验台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1988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切削是一种比常规切速高得多的先进技术,和常规切削相比,高速切削具有单位时间内材料切除量大、进给速度高、切削力小、热变形程度小等优点,现已成为现代机床的发展趋势。但高速加工技术还不够成熟,某些关键领域有待突破。此外,在精密切削等微进给技术领域,普通机床工作台位移分辨率较低。鉴于对微切削技术研究的迫切需求,本文提出研制高速切削加工实验台。高速电主轴是实验台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电主轴单元影响实验台的精度、稳定性及应用范围,其动力性能对高速加工起着关键的作用;三维微动平台是实验台的进给部件,利用其微进给功能实现工件的微切削加工;刀库系统的作用是实现实验台的自动换刀功能。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设计和研究:(1)在主轴箱体设计方面,需要满足主轴箱体的刚度要求,考虑箱体与机床燕尾槽结构的配合精度,保证主轴安装后其轴心线要与实验台工作台平面垂直。首先建立电主轴箱三维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对该结构进行改进及优化,最后画出箱体二维图并加工出实物。通过实验验证,电主轴箱满足设计要求。(2)在X、Y向微动平台设计方面,本文采用的是压电陶瓷驱动,内外层相似的对称结构形式,这样可以实现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驱动X、Y向微动平台的功能。在柔性铰链参数的选取上,利用铰链参数对平台的刚度、精度、频率及位移量的影响确定具体的铰链参数值,利用多目标优化函数对上述铰链参数值进行优化。利用有限元中的静力分析验证了该结构设计的合理性。(3)完成了 Z向微动平台设计,采用电机与丝杠驱动,提出了左右对称的双弹性体结构形式,并对平台进行了有限元及刚度分析。设计并制造了Z向平台的局部主要结构,利用PLC系统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平台结构满足要求。
其他文献
DNA作为一种生物功能性高分子,因其分子识别能力、序列可编程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DNA在细胞捕获、细胞3D培养和组织工程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应用,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论文围绕双滚环扩增(RCA)DNA网络的制备、性能和生物应用,探究了双RCA DNA网络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高效特异性捕获和核酸酶响应下的可控释放,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第1
自旋电子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物理学学科领域,在半导体与磁性的结合方面奠定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随着自旋电子学的广泛研究,发现诸如Zn O、Sn O、Cu O与Ni O等氧化物半导体具有一定的稀磁特性。在锡的氧化物中,Sn O2和Sn O因其在太阳能电池、显示器、光电传感器和透明薄膜晶体管等光电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关注。很多学者已经对Sn O的电导率进行了研究,磁学特性作为自旋电子学的另一个方面,其调
石墨烯的发现对凝聚态物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从单层石墨烯的提取方法得到发展,许多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这种材料的研究上。对石墨烯大量研究的原因是它具有特殊性能,虽然石墨烯非常薄,但是它具有非常大的强度,其载流子具有零有效质量的高迁移率和高导电性。石墨烯在现代电子器件领域有很多潜在的用途,但是由于大规模制备技术的限制,它的有效应用受到了阻碍。比如(1)商业规模的生产成本非常大;(2)石墨烯的能带是
蓝细菌是一种能够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生长的自养型微生物,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蓝细菌作为“光合微生物细胞工厂”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已有几十种生物燃料和精细化学品成功在蓝细菌底盘中合成。然而,蓝细菌在天然水圈中的强生命力、高适应性以及容易发生水平基因转移等特性也决定了一旦工程蓝细菌释放到自然环境,可能引发物种入侵、基因污染等一系列生物安全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我们以模式蓝细菌聚球藻PCC
现在的半挂油罐车通常是根据工程师的经验来设计的,严重缺乏相应的理论分析计算。在设计过程中极有可能存在局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有些局部结构承载力过强,浪费材料并且增加自重,有些结构又比较薄弱,这些问题在企业实际的设计制造中屡见不鲜,这样的油罐车使用起来既不安全也不合理。所以,对半挂油罐车结构强度刚度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计算必不可少,对实际设计生产都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本文以某公司新设计的某款半挂油罐车结
圆偏振发光(CPL)是指手性发光体受激发射出左旋或右旋圆偏振光的现象。具有圆偏振发光性质的材料在分子探针,三维光学显示,光学存储、光学防伪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早期关于圆偏振发光材料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共价键修饰的手性有机小分子及高分子,该方法存在合成难度大,获取成本高等问题。如何高效获得手性发光体系并实现发光性能的有效提升与调控是圆偏振发光材料领域的难点。非共价键由于具有可逆性、多样性及灵活性等
低维度纳米级材料具有不同于体相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在非均相化学反应中纳米级粉体的使用时必须考虑其具有的高表面积/体积比,以及它们内部的原子堆积结构随温度、压力等的变化。镁以其质量轻以及储量丰富等诸多优点备受瞩目。镁的纳米粒子以其优良的性能使其在能源产业和含能体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决实际需求,深入研究温度、粒子尺寸与外力对镁纳米粒子内原子堆积结构变化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
近年来,一碳化合物作为化工行业和生物领域中的理想原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使用过剩的能量合成一碳化合物,然后将其作为碳源维持微生物的生长及化学品的合成,这将是生物制造领域的新趋势。甲酸盐作为下一个新的一碳底物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它可以通过电化学或光化学催化CO2生成,并且理论上可以作为微生物生产增值化学品的唯一碳源,因此在微生物中构建高效的甲酸盐同化途径对于廉价、可再生的一碳化合物的利用至关重
学位
经过8年坚持不懈的奋斗,我国于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目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方位预防返贫风险,不断完善巩固脱贫成效、抑制多维贫困的长效机制,是我国反贫困事业的长期要求。扶贫先扶智,教育在建立解决贫困长效机制上具有突出贡献,是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途径。公共转移支付保障了贫困人群的基本经济福利,是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家庭收入增加是提升贫困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