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能被公认为是最能预测外语学习水平的个体差异因素,国内外相关研究多聚焦于语言学能的四大指标在一语、二语及多语学习者中的表征作用。语法敏感度指识别句子结构中的单词或语言实体的语法功能而句法复杂度,亦指句法成熟性,是句法构成及产出的复杂化程度。一方面,语法敏感度能够指导语言学习者识别,剖析复杂句子结构;另一方面,句法复杂度又可以增强学习者对不同句法构建的敏感度。国外对句法复杂度的研究始于小学和中学母语学习者的写作产出。之后,研究者开始转向二语和多语学习者的句法复杂度、从衡量指标、写作水平和写作质量延伸到自然语言的句法复杂度等。国内句法复杂度的研究主要针对于不同体裁、期刊、如学术期刊摘要的句法复杂度、记叙文和议论文中的句法复杂度变化以及句法复杂度指标等相关探讨。但是,少有学者会探究语法敏感度与句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对此,本文基于句法分析模型,共收集79篇二语学习者的议论文,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并回答如下问题:1)句法复杂度与语法敏感度是否具有相关性?2)在14个句法复杂度衡量指标中,哪些指标与二语学习者写作水平关系更为显著?它们是否与语法敏感度相互影响?3)写作质量在句法复杂度中扮演何种角色?就写作质量而言,高,中,低写作水平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共有79名受试(47名女性,32名男性),皆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来自国内一流大学。在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后,继续学习学术英语课程。所有受试均有12至15年的英语学习历史。本研究采用了现代语言学能测试测量被试的语法敏感度,通过二语句法分析器分析受试二语写作的句法复杂度。体裁选自议论文,因为众多研究表明记叙文不能充分体现句法的变化力度。研究表明:1)句法复杂度与语法敏感度呈正相关,即具备高语法敏感度的学习者更有可能是熟练的二语写作者;2)在二语学习者中,T单位平均复杂名词性短语数和子句中平均复杂名词性短语数与写作成绩高度相关;根据皮尔逊相关性检验,T单位中平均动词短语数和T单位平均复杂名词性短语数与学习者的语法敏感度紧密联系;3)就句法复杂度而言,高低分写作组之间的差异较大。对于高写作水平学习者来说,小句数量,T单位中的复杂名词短语以及小句高于平均值。经证实,在二语学习中,写作与语法敏感度呈高度相关,即学习者对语法愈加敏感,其写作产出更具竞争力。在写作质量上,除平均句子长度,平均小句长度以及平均T单位长度之外,其余12个指标值差异不大。这可以说明中低分写作组T尝试写长句而高分组则倾向于仔细推敲的句子结构而不是长度。相对于中低分写作组的成绩,平均T单位长度的P值在中高分写作组中较高,这可以证明T单位在决定二语学习者的写作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根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二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考虑学习者的写作水平,量体裁衣。在课堂上应当鼓励学习者根据特定的语境使用复杂的句型,而不是一味追求长句。